DC娱乐网

绝不放过!欠债迟早要还 中资企业向国际仲裁法庭提出上诉,要求刚果金政府赔偿700

绝不放过!欠债迟早要还 中资企业向国际仲裁法庭提出上诉,要求刚果金政府赔偿7000万美元。   2025年10月22日,中国白银有色集团旗下Twangiza Mining SA正式向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提起仲裁,要求刚果金政府赔偿7000万美元。   这笔钱对应着今年5月M23武装从该公司金矿抢走的500公斤黄金,而这起索赔案早已超越单纯的财产损失追偿,成为观察弱治理国家资源博弈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典型样本。   这起袭击的细节远比想象中恶劣。2025年5月12日凌晨,约200名M23武装人员携带火箭筒、AK-47步枪突袭矿区,突破外围安保后直接控制黄金精炼车间与仓库,他们对设备操作极为熟悉,专门挑已提纯的黄金锭搬运,还破坏了监控系统和通讯设备。   袭击持续3小时,武装人员撤离时用炸药炸毁了矿区唯一通往外界的桥梁,导致政府军增援延迟,除黄金外,还有价值500万美元的采矿设备被损毁或盗走。   值得警惕的是,涉事中企早在当年3月就曾12次向刚果金矿业部、国防部提交安全预警,明确指出M23在矿区周边活动频繁,请求增派军警驻守,但政府仅在4月象征性增加10名未配备重型武器的士兵,根本无法应对武装袭击。   这不是中企首次在非洲通过仲裁维权。2021年,中山富诚公司就因尼日利亚州政府违约驱逐,通过国际仲裁获赔近7000万美元。   但两起案件有着本质区别:尼日利亚案是政府单方面撕毁自贸协定,而刚果金案中,涉事企业不仅持有合法采矿许可,更在当地深耕多年。   Twangiza Mining SA 2018年通过公开竞标获得25年采矿许可证,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投资12亿美元,建成涵盖采矿、选矿、精炼的完整生产线   M23武装的行为更暴露了刚果金乱局的根源。这个被七国集团谴责"受卢旺达支持"的组织,根本不是临时起意的劫匪。   联合国多次报告显示,他们长期靠控制矿区、走私矿产维持运转,每月单从鲁巴亚钶钽铁矿就能获利80万美元。   2025年5月的袭击精准指向黄金仓库,甚至雇佣熟手加速搬运,显然是蓄谋已久的资源掠夺。   值得注意的是,该组织曾多次签署停火协议又反复撕毁,2013年、2023年都有类似前科,今年10月卢旺达调停达成的停火,也未涉及对被抢企业的赔偿安排,足见刚果金政府对武装势力的约束力之弱。   中企选择维权而非撤离,藏着全球产业链的深层逻辑。刚果金的地下资源是新能源产业的命脉,全球78%的钴产量和56%的储量都出自这里,而中国企业掌控着全球80%的钴精炼产能。   2025年初,刚果金一纸出口配额令将年度出口量从8万吨降至3.2万吨,直接导致中国钴进口量同比减少60%,国内钴价从38万元/吨飙升至65万元/吨,华友钴业、容百科技等企业被迫减产。   这种深度绑定让中企无法轻易抽身,更何况中资在刚果金的投入早已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在刚中资矿业企业超40家,累计投资超250亿美元,2024年铜、钴产量分别达250万吨、17万吨,权益产能占刚全国3/4以上,还创造超1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20万个间接岗位。   美国的介入让局势更显复杂,就在中企遭袭的5月,刚果金与美国的"资源换安全"协议谈判进入冲刺阶段。   美方承诺以无人机与特种部队打击M23叛军、投入50亿美元建设巴纳纳深水港及连接矿区的铁路,换取美国企业获得全球最大钴矿床周边未开发矿区的独家勘探权,以及马农锂矿的优先开采权。   随后,得到比尔·盖茨等资本支持的美国科伯德金属公司,顺利签下坦噶尼喀省锂矿勘查协议,采用AI工具加速勘探。   一边是中企遭武装抢劫无人有效管控,一边是美国企业凭借政治筹码轻松拿矿,这种反差让中企的索赔更具象征意义——不仅要追回损失,更要争取平等的投资保护。   仲裁胜诉的难度不小,但中企已有充分准备。   国际投资仲裁平均耗时超三年,阿姆科公司诉印尼政府案甚至耗时11年才最终裁决,而非洲国家的执行率还不到四成,刚果金早年就因赖掉加拿大公司2.3亿美元赔偿被贴上失信标签。   不过过往案例提供了经验,2023年紫金矿业在哥伦比亚的金矿遭非法武装袭击,因政府未履行安保承诺,仲裁庭裁定哥伦比亚政府赔偿2.3亿美元,该案中企业凭借与政府的安保协议及多次沟通记录占据主动。   此次涉事中企也早有铺垫,从采矿许可到12次安全沟通记录,再到不可抗力条款的启动,证据链完整,还可借鉴中山富诚案中在英法等国扣押尼政府资产施压的经验。   目前,国际仲裁中心已受理案件,首次听证会预计在2026年3月举行。   刚果金矿业部已暂停东部新矿审批,市场担心这会影响中企现有项目运营。   而M23与政府的停火仍不稳固,10月底北基伍省还爆发局部冲突,中国驻刚果金使馆10月30日发布的安全通报仍提示东部四省安全风险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