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临沭,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街道洁净如洗,乡村村容整洁,河面波光潋滟,公园花团锦簇……高颜值背后,是该县以“城乡融合、洁净有序、环境优美、宜居惠民”为目标,深耕精细管理,用“绣花功夫”破解环境治理难题的生动实践。
全域“治脏”,擦亮洁净底色
临沭坚持“以城带乡”,将城区划分为18个保洁网格,推行“人工+机械+冲洗”深度保洁模式,实现主次干道机械化保洁100%、卫生死角全清零,新增保洁面积50万平方米;同步向城乡接合部、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延伸,全域攻坚卫生顽疾。
在垃圾治理上,该县下足“全链条”功夫:全县增设1万个分类垃圾桶,在城乡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存放处,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100%,建筑垃圾动态清零。该工作经验获评“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清理整治优秀案例”,并被省住建厅推广。
创新“一把扫帚扫到底”模式,统筹城乡环卫资源,路域、水域、村域同治,城乡环境实现整体跃升,并获“全省环卫工作优秀示范单位”称号。
源头“治乱”,优化秩序生态
临沭以民为本,占道经营、车辆乱停、广告杂乱等“城市病”被精准破解。
疏堵结合:在城区、镇街设置30余处便民市场,建成红石湖美食娱乐广场等3处特色夜市,引导摊点“退路入市”;针对金盾街、老城区等交通秩序混乱的情况,开展专项整治,打通堵点;施划2000余个停车位,利用公园绿地改建4个停车场,结合日常违停监管与共享单车规范,让市民出行更顺畅。
户外广告治理中,陈旧牌匾、违规广告、野广告等被全面清理,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颜值与品位双提升。
提优“治差”,绘就品质画卷
临沭聚焦群众关切,全面排查市政设施短板,修复破损路面350余处、更换窨井盖110个、整治易涝点20余处,城区“里子”更扎实;发动群众清理镇村“五大堆”、整治残垣断壁与黑臭水体,打造青云镇于家山、曹庄镇朱村等数十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面子”更靓丽。
以“全省首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县”为契机,临沭推进绿化提档升级:新建16处口袋公园,向人民公园移植乔木1800余棵、补植绿篱1649平方米、更换花卉14万株,打造“紫薇大道”“榆叶梅街”等特色花景街;农村院落、道路旁遍植花卉苗木,“一街一景”“一路一韵”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
“下一步,我们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引导全民共建共享,让临沭的生态底色更浓、幸福成色更足。”临沭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玉表示。
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临沭以精细管理为笔,书写着城乡融合发展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