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对中国最危险的不止战争 俄远东研究所

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对中国最危险的不止战争 俄远东研究所所长瓦西里・卡申前段时间在《独立报》上写过一段话,他说西方现在对付中国,早不把直接开战当首选,反而一门心思搞 “软绞杀”,这种无硝烟的较量,比真刀真枪的围攻还难顶,因为它藏在科技、经济、规则的每一个缝隙里。 这话说的是有依据的,美国商务部 2024 年更新的实体清单里,又加了 120 多家中国科技企业,连做光学元件的小厂都没放过。核心卡脖子的还是芯片,他们不光自己禁售 7 纳米以上的制程设备,还逼着荷兰 ASML 不准卖 DUV 光刻机的升级配件,甚至威胁日本、韩国不准给中国企业代工高端芯片。有西方媒体露过底,说这是要把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困在 28 纳米的 “旧时代”。 可他们没算到中国的韧劲,中芯国际去年悄悄搞出了 DUV 多重曝光技术,不用 EUV 光刻机硬生生 “磨” 出 7 纳米工艺,华为 Mate 60 Pro 搭载的麒麟 9000S 芯片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事儿让美国商务部的人坐不住了,听证会上班子成员对着企业代表拍桌子,问怎么就没堵死。有意思的是,ASML 偷偷给中国客户发了 “维护包”,说是 “保障旧设备正常运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怕彻底失去中国市场,毕竟中国占了全球半导体设备需求的三成以上。 科技领域的篱笆刚扎紧,经济战场上的围堵就已铺开。美国牵头搞的 “印太经济框架”,明着说要 “重塑供应链”,实则是想把中国排除在关键产业之外。 他们逼着盟友选边站,要么跟中国做生意,要么拿美国的补贴。可东南亚国家不傻,越南的电子厂离不开中国的元器件,马来西亚的稀土加工得靠中国的技术,去年 RCEP 内部贸易额突破 3.5 万亿美元,中国还是最大的贸易伙伴。 西方想在能源上牵制中国,效果更差,美国曾施压中东国家不准用人民币结算石油,结果沙特反手就跟中国签了 100 亿美元的原油人民币结算协议,阿联酋也跟着加入。 2024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与 “一带一路” 国家的能源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经升到 22%,比三年前翻了一倍多。欧盟想搞 “碳关税” 拿捏中国制造业,可中国的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早就把低碳技术做到了全球领先,去年出口的电动汽车平均碳排放比欧洲本土车型还低 15%,这税到最后反而可能砸了自己的脚。 规则层面的较量很是隐蔽,西方在 WTO 里拉着盟友修改贸易规则,想给中国扣上 “非市场经济国家” 的帽子,可他们自己的农业补贴、半导体产业扶持资金早就突破了 WTO 的上限。 中国没跟他们硬杠,转头就跟 18 个国家签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准入谈判,还牵头成立了亚太自贸区联合工作组,用实际行动搭建新的规则平台。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提过,西方的围堵陷入了 “自我消耗”。这话一点不假。美国为了限制中国 AI 发展,禁止英伟达出口 H100 芯片,结果中国企业很快用上了国产的 “昇腾 910B”,性能跟 H100 差不了多少,反而让英伟达丢了每年 200 亿美元的订单。英伟达 CEO 黄仁勋公开抱怨,说这种封锁 “只会加速中国的自主创新”。 欧盟的处境现在非常尴尬,他们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想加征关税,可德国大众、宝马的在华工厂早就跟中国车企深度绑定,零件供应商一半都来自中国。 调查刚启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就带着 50 多家企业去布鲁塞尔抗议,说真要加税,德国至少会损失 10 万个就业岗位。最后这调查拖了大半年,也没敢真出结果。 西方越堵,中国的 “朋友圈” 反而越大,非洲联盟去年正式加入 G20,跟中国签了 17 个基建合作项目;拉美国家搞的 “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把中国列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5000 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今年年初在国会听证会上坦言,对华技术封锁 “正在反噬美国企业”。她举了个例子,美国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因为不能对华出口,研发投入跟不上,市场份额被日本、荷兰的企业抢走不少。 而且中国在量子通信、可控核聚变这些未来领域已经走在了前面,去年发射的 “墨子号” 量子卫星实现了全球量子密钥分发,而美国的同类项目还在实验室阶段。 俄罗斯《观点报》曾做过一个统计,西方对中国发起的技术封锁措施,过去十年增加了 3 倍,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反而增长了 4.2 倍。这组数据背后,是中国每年超 2 万亿元的研发投入,是全球最大的工程师群体,更是那种 “越压越韧” 的产业基因。 卡申在文章里最后说,西方的围堵就像 “用手抓沙子”,越用力漏得越多。这话挺实在的,那些看似密不透风的封锁线,在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面前,慢慢都变成了漏洞。 中国没想着跟谁较劲,只是在别人堵路的时候,默默修了条更宽的道,最后慌神的,自然是那些守着旧路不肯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