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红勋通讯员康志豪朱江淼翟少英
10月31日,在全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平顶山市卫东区东苑社区,一场面向新就业群体的心理疏导志愿服务活动正温情开展。冀羽社工吕彩红针对网约车司机职业压力较大的情况,系统传授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方法与自我调适技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社区凝聚“共治共享”的新生力量。
东苑社区的这一温暖实践,是卫东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该模式推动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双向协作、凝聚合力,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近年来,卫东区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方协同、专业赋能、志愿同行”模式的实践,扎实推进“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深度融合。
在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东苑社区着力完善“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组建“暖心互联港”志愿者团队,成员涵盖社区网格员、网约车司机、退休老党员及其他志愿者等多元群体;同步成立“新就业群体非公党支部”,持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联动辖区内“炫狗出行”网约车公司及快递站点,打造“红色驿站”,使其成为党建与服务的前沿阵地,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增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与组织关怀。
此外,东苑社区还建立“网格+新业态”双线联络机制,推选快递站长、网约车队长等人员担任社区治理联络员,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引导新就业群体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社区创新设立“公益积分银行”,鼓励居民通过参与社区巡逻、应急配送等志愿服务,换取相应的社区服务权益,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暖心互联港”志愿者团队累计服务时长268小时,组织培训8场。
在专业力量培育方面,东苑社区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目前已新增6名持证人员,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的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提供人才支撑。针对辖区新就业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社区依托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团队推出“星光倾听”计划,开通夜间心理热线,让新就业群体足不出户便能便捷享受心理支持与关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双轮驱动模式,紧扣群众需求和社区实际,推动志愿服务在基层高效能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让基层治理既有温度,更有精度。”卫东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俊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