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包 易至群《海南五公图》: 笔墨间的孤臣丹心与祠宇千秋 ♦易至群的《海南五公图》以五幅独立人物画构成系列佳作,聚焦唐、宋时期被贬海南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铨,以“惊彩绝艳、墨彩氤氲”的艺术风格,将历史人物的精神风骨与人生际遇融入笔墨,更与海口五公祠的文化底蕴相映成辉,兼具文史深度与艺术张力。 ♦1. 《李德裕登高赋诗图》 人物生平:唐代名相,历仕五朝,开创“会昌中兴”,后因党争被贬崖州(今海口琼山),病逝于此,留有《登崖州城作》。 画作意境:崖州城头孤影北望,霜华映残阳,尽显故国之思与壮志难酬的愤懑。 ♦2. 《李纲夜渡琼岛图》 人物生平:南宋抗金名相,力主抗金却遭排挤被贬海南,虽停留仅数日,抗金壮举影响深远。 画作意境:夜色渡口船帆飘摇,人物神情坚毅,凸显临危不屈的民族气节。 ♦3. 《李光秋日题诗图》 人物生平:南宋主战派大臣,因反对秦桧议和被贬海南,居琼十余年,倡导办学、传播中原文化。 画作意境:秋日伏案题诗,笔墨间流露逆境中的豁达与心系天下的赤诚。 ♦4. 《赵鼎自书铭旌图》 人物生平:南宋两朝宰相,坚决抗金,被贬海南后遭迫害,绝食而死,以死明志彰显气节。 画作意境:挥毫自书铭旌,笔力遒劲,神情决绝,展现宁死不屈的忠臣风骨。 ♦5. 《胡铨淇园观竹图》 人物生平:南宋主战派中坚,因上书请斩秦桧被贬海南吉阳军(今三亚),居琼十余年,传播文化、团结黎汉民众。 画作意境:淇园观竹沉思,竹的挺拔象征其刚正不阿的品格。 ♦海口五公祠位于海南海口琼山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为纪念五位被贬名臣而建,被誉为“海南第一楼”,是海南贬谪文化的发祥地。祠宇由五公祠、苏公祠、伏波祠等古建筑群组成,祠内保存有大量历代碑刻、塑像与史料,生动展现了五公的生平事迹与海南的历史文化变迁。如今,它不仅是海南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更是传承中华文人风骨与爱国精神的重要载体。 ♦艺术特色 易至群在创作中融合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以浓艳清丽的色彩、夸张真切的造型,将五公气质具象化。画作与五公祠的文化内涵相互呼应,让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与祠宇的千秋底蕴完美融合,既展现了海南贬谪文化的厚重,也彰显了中华文人的千古风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