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突然宣布了 10月31日,日本综合商社双日公司宣布,已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镝和铽,这些原料会先在马来西亚加工,再运往日本,这是日本首次从中国以外的渠道获取这类关键重稀土。(环球网) 这步棋看得人五味杂陈,说白了就是冲着今年4月中国的重稀土出口管制来的。想摆脱依赖的心思昭然若揭,但哪有那么容易。 2024年的数据摆着呢,中国对全球氧化铽、氧化镝的供给贡献度高达98%、99%。日本这次拿到的货,撑死了也就占其市场需求的30%,差得远呢。 负责加工的是马来西亚莱纳斯工厂,这家厂刚在今年五六月才实现镝铽量产。全球近90%的稀土冶炼产能还攥在中国手里,技术壁垒没那么好破。 更现实的是成本问题。从澳采矿再运到马来西亚加工,绕这么一圈,价格比直接从中国买高不少。为了所谓“安全”,日本这是硬扛成本。 别忘了2010年的教训,当时中国一暂停稀土出口,日本钕价直接飙到300美元/公斤,车企全慌了神。现在搞替代,不过是历史重演前的挣扎。 海外产业链想成型太难,环保审批、技术周期全是坎儿。澳大利亚三季度才刚卖出2公斤金属镝,这点量连塞牙缝都不够。 说穿了,日本这步棋更像姿态。中国在稀土冶炼和技术专利上的优势,短期内没人能撼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