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偷偷潜回大陆,在桂林住了几日后,她找旅馆服务员结账,谁料

1986年,白崇禧的女儿偷偷潜回大陆,在桂林住了几日后,她找旅馆服务员结账,谁料,服务员竟微笑着说:“白小姐,您的房费已经结清了。” 白崇禧生于1893年广西桂林一个回族家庭,早年家境一般,他靠自学进入广西陆军小学,后考上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毕业后投身军旅。起初在广西地方部队任职,1918年升为营长,逐步积累经验。1923年他与李宗仁联手,参与广西统一行动,组建讨贼军,很快掌控地方势力,形成桂系雏形。这段时期,他注重军队训练,推行新式教育,广西军力因此稳固下来。 北伐战争中,白崇禧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指挥第七军推进,1926年攻克湖南多地,次年龙潭战役里部署反击,击溃孙传芳部队,俘获数万人。这场胜仗让他声名远播,国民党内部视其为谋略高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任国防部军训部长兼副总参谋长,负责全国部队协调。1938年台儿庄战役,他协助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部队围堵日军板垣师团,歼灭上万敌兵,这成为国民政府难得的正面胜利。 1940年昆仑关战役,白崇禧指挥中国远征军第八军发起反攻,多次冲锋摧毁日军第五师团一部,收复失地。武汉会战期间,他部署部队层层设防,拖延日军推进,消耗对方大量资源。这些战役让他在抗日史上留下印记,尽管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不断,他仍坚持一线指挥。1945年抗战胜利后,白崇禧短暂担任国防部长,但很快卷入内战,指挥淮海战役等行动,国民党节节败退。 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白崇禧抵达后与蒋介石关系紧张,逐渐丧失军政实权,只能从事闲职。晚年他多在家中阅读,偶尔与旧部聚谈,1966年12月在台北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73岁。墓地选在六张犁回教公墓,特意面向大陆,寄托对故土的牵挂。 白先慧是白崇禧与马佩章的二女儿,出生于1920年代,早年随家人辗转各地,1949年迁台后继续求学。她嫁给化学博士薛联宝,夫妇移居美国,定居加州。她在美国从事社区教育和福利工作,参与华人协会活动,帮助新移民适应生活。育有子女后,她平衡家庭与公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父亲去世前嘱托她有机会回桂林看看祖坟和变化,这话在她心里埋下种子。 1980年代,两岸交流渐开,大陆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里面肯定了白崇禧等国民党将领的抗日作用。白先慧看到后,决定行动。她清楚父亲身份敏感,但遗愿驱使她前行。 1986年夏季,白先慧从美国飞抵香港,然后转乘陆路交通进入大陆。她选择多条偏僻路线,避免直飞,行李简陋,只带必要证件和现金。进入广西后,她联系桂林老友李秀文,暂住对方家中几天,了解当地情况。李秀文是父亲旧识,提供基本指引,但白先慧坚持低调,不愿多扰。 几天后,她搬出李宅,入住漓江边一家小旅馆,用化名登记。旅馆位置偏僻,便于她自行活动。她每天早出晚归,游览市区和郊外,重点查看父亲故居和儿时旧址。山尾村是她出生地,她去过几次,观察村落变迁,新房取代旧屋,街道加宽。她捡拾些土石作为纪念,准备带回台湾。 整个行程中,白先慧注重安全,变换路径,不与陌生人深交。她走访市场买茶叶和糕点,品尝当地米粉,回忆童年滋味。公园和江边是她常去处,坐着看行人往来,留意城市发展。 政策上,1980年代大陆鼓励台胞返乡,住宿费用可免,这让她行动稍松口气。但她仍警惕身份暴露,入住时仔细观察服务员。住了四五天,她完成主要目标,包括祖坟查看。村里老人认出她,但保持距离,只点头致意。她明白父亲功绩在当地有口耳相传,抗日故事代代流传。 旅馆选择江边小店,环境简单,她住二楼房间,视野开阔。结账那天,她取出钞票递上前台,服务员检查后微笑告知费用已清。原因是父亲抗日贡献,当地人记挂,加上台胞政策。 离开桂林后,白先慧乘车返回香港,再飞美国。她先整理物品,将土石密封,计划运往台湾。几周后,她赴台,租车去父亲墓地。墓前她洒下泥土,置放石子。 回美后,白先慧继续社区工作,偶尔与子女谈起桂林见闻。她强调父亲抗日事迹得到认可,这让她安心。两岸交流增多,白家后人往来渐常,她参与一些文化活动,促进理解。晚年她专注家庭,直至自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