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十分钟带你看懂“最大地宫”法门寺珍宝!

🔹如今位于陕西宝鸡扶风县的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桓帝年间,原名为“阿育王寺”,供奉着释迦摩尼的佛指骨舍利。 自北魏开始,这里不断扩建,即便经历过数次灭佛损毁,依旧在唐代成为皇家寺院,并拥有了新名字“法门寺”。 法门寺之塔修于唐代,后于明代倒塌重建,80年代这里因暴雨坍塌,人们在清理塔基时,从石缝中发现闪闪金光,于是唐代地宫重见天日。 🔹通往地下的台阶铺满了“开元通宝”铜币,第一道门为巨大的朱雀门,里面立有石碑,记录着法事和供奉物信息。 第二道门后为地宫前室,地上堆砌着唐代皇亲国戚们的衣物,镶嵌着珍贵的金银丝和珠宝。 正中安置着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塔周刻有菩萨、金刚力士、菩提树等图案,展现出盛唐雕饰水准。 而塔内的铜浮屠,则存放着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影骨舍利正安睡于此。 🔹第三道门后为中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武则天时期所造的汉白玉灵帐,它饰有千姿百态的人神浮雕像和彩绘花纹,帐内铁函还装有影骨舍利。 之后在一个檀香木匣里,人们又发现了13件秘色瓷,包含了7只碗和6枚碟,如冰似玉、绿云染春,证实了该瓷种的真实存在。 🔹第四道门后便是后室,这里汇聚了众多珍宝,有各类金银宝器,包含了鎏金卧龟莲花纹银香炉、鎏金银香囊、‌银芙蕖、鎏金龟形银盒、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银锡杖等。 也有完整的唐代金银茶具,像是银笼子、风炉、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等器物,呈现出唐僖宗的茶道爱好。 此外,还有20件琉璃器皿,其中18件都具有典型的东罗马或伊斯兰风格,可见丝绸之路的贸易繁盛。 🔹另一备受瞩目的宝物是八重宝函,分别为檀香木函(已残破)、四天王银宝函、素面银宝函、坐佛银宝函、六臂观音金宝涵、嵌宝石珍珠金宝涵、仿玉石函以及纯金塔,塔内便供奉着影骨舍利。 位于后室下方,还有一个秘龛,这里便是佛祖真身舍利所在地,而其余影骨舍利,均为玉石或佛家七宝仿制。 它被储存于五重宝函内,第一重是已腐朽的铁函,第二重是鎏金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罗宝函、第三重为檀香木函、第四重是嵌宝石水晶椁子、第五重为白玉棺。 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当它被打开的那一瞬,人类对永恒的不朽追求,便重新焕发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