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英语‘踢出’高考,取消其主科地位?教育部一语道破‘真相’!不曾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新教改’实施后,急哭一众家长:‘这比英语还难!孩子可怎么办?’” “把英语踢出高考”的呼声喊了好几年,不少家长和学生都盼着能减轻负担,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算过一笔账,中小学生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不少,小学生约1小时,初中生1.5小时,高中生2小时,可很多人成年后工作根本用不上。 教育部最终回应,不会取消英语,但会适当降低分值,这个结果让不少人松了口气。 本以为这是减负的开始,没想到新教改带来的变化,让家长们更犯愁了,新教改里,体育成了仅次于语文、数学的第三主科,课时占比10%-11%,远超英语的6%-8%。 更关键的是,体育考试不再是简单的跑跳,还加入了定向运动、攀岩、花样跳绳等专项技能,甚至有水上或冰雪类项目。 对城里孩子来说,可能还能通过课外班补短板,可农村孩子连相关器材都接触不到,有家长吐槽,以前周末带孩子补英语,现在得辗转好几个场馆练体育,费用比英语补习班还高。 除了体育,语文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课时占比达到20%-22%,而且更注重传统文化和综合运用,考试内容也更灵活。 科学课从一年级就开始开设,跨学科学习成了常态,要求孩子把数学、物理、生物知识融会贯通,这些变化看似全面,却让不少家庭措手不及。 其实教改的初衷是好的,想让教育回归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但家长的焦虑也真实存在,以前拼英语成绩,现在要拼体育技能、传统文化积累,压力只是换了个形式。 教育改革不该是简单的科目权重替换,更该考虑不同地区的资源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跟上节奏。 毕竟减负不是口号,真正的改革应该让孩子学得轻松,家长少点焦虑,而不是从一个难题跳进另一个难题里。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