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做机械外贸生意的中国小哥在网上吐槽,说印度客户看中了他的产品,非要提出用印度卢比付款,他是一点情面都不给,直接拒绝,让印度人哪凉快呆哪去!说自己只收人民币和美元,付卢比就免谈! 这位小哥还吐槽,做了这么多年外贸,印度人最难缠,都爱占小便宜,爱耍小聪明。 说实话,很多做外贸的朋友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印度客户提出的各种要求和条件,往往让人觉得有些“太过分”了。 尤其是在支付方式上,很多国家的客户都愿意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结算,比如美元或者欧元,但印度客户有时却希望用卢比结算。 卢比作为一种相对不太稳定的货币,风险就显而易见了,你让人家收卢比,商家怎么保证交易的稳定性呢?更别提如果客户没有及时付款,那商家可能还要面对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再者,印度市场固然潜力巨大,但做外贸的过程中,印度的“客户文化”确实让很多人头疼,印度客户的讨价还价技巧常常让人无语。 比如一开始报出的价格挺合理的,结果对方硬是压价,还一副不接受就散的样子,更有甚者,客户的付款习惯也是一大挑战。 有些印度客户喜欢拖延支付,甚至有的会找各种理由推脱,导致商家在谈判和交易中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最后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不过,说印度客户“爱耍小聪明”这一点,倒也不完全是无的放矢,其实,外贸中很多客户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减少成本、提高自己的利益,这是商业的本能,不过,对于商家来说,如何平衡这种“聪明”和自己的利益,是一个长期考验。 很多外贸商家表示,印度客户“讲价”的方式有时不仅仅是价格问题,还涉及到支付条件、交货时间等方面。 有些客户似乎永远在找价格最便宜的方案,但这种“抠门”的风格也让商家感到有些不舒服。 说回这位中国小哥,他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外贸交易的核心是信任,特别是涉及到国际付款时,稳定的货币和清晰的付款条件至关重要。 如果交易中涉及的货币不稳定或者支付条件不清晰,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麻烦,甚至让商家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想象一下,如果他答应了用卢比付款,结果卢比的汇率波动造成他在兑换成美元后亏损,这对小生意主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印度市场的价值,作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国,印度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中印度这个“金矿”,并纷纷开拓这个市场。 尤其是在机械、电子等领域,印度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然而,正如这位小哥所说,和印度客户的生意往来确实需要多一份小心。 印度市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商家在与印度客户合作时,需要有更多的策略和灵活性。无论是付款方式还是合同细节,都需要充分考虑到风险,避免因小失大。 另外,做外贸的朋友也许也会发现,不仅是印度客户,其他国家的客户在交易中也有各种“套路”。 每个国家的文化、习惯、商业环境都不同,有时合作过程中的摩擦其实并不全是“占便宜”,而是文化差异或者沟通不畅导致的误会。 商家和客户之间,尤其是跨国的交易,更多的是要通过理解和调整来达成共识,对于外贸商家来说,灵活性和谈判技巧可能比单纯的“硬刚”更为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印度外资困境 印度出口限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