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荷兰撑不住了,安世半导体将恢复供应链,“能交货”比“会辩论”更有说服力。

荷兰撑不住了,安世半导体将恢复供应链,“能交货”比“会辩论”更有说服力。 近日,持续数周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之争迎来转折。11月6日,荷兰政府声明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将在未来几天内恢复芯片供应, 7 日进一步表示准备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令。 这场风波始于9月底,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在荷资产,实际接管了这家由中资闻泰科技控股的芯片企业。 针对荷兰政府的无理要求,中国在10月4日通过禁止安世芯片出口进行反制。为何兜兜转转,这么快又回到了起点,又按中国人的意思来办了?因为芯片虽小,却能卡住全球汽车产业的脖子,而这场中荷芯片博弈的结局,正应了那句老话:形势比人强。 一是断供危机波及全球。安世半导体的芯片虽然看似基础,却是车载电子系统的关键零组件。从车灯到核心电子系统,都离不开这家公司生产的晶体管、二极管,这些生产和供应主要在中国。芯片断供让欧洲汽车业率先感受到压力。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Aumovio等企业供应链承压,本田汽车公开承认因芯片短缺削减产量,甚至下调了年度盈利预期。荷兰人想配合美国卡我们的脖子,没想到首先吃不上饭的是西方。 二是博弈之后才迎来转机。随着外交渠道的努力,局势逐渐缓和。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表示,与中方的会谈“富有建设性”。中国商务部也在11月7日宣布,已及时批准相关半导体出口许可证申请,为恢复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提供便利。德国汽车零部件商Aumovio已获得中国出口豁免,可恢复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德国总理默茨将此称为争端“缓和的正面讯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中美元首会晤达成了相关芯片协议,荷兰人感到被美国人出卖了。 三是断供导致产业链加速自主。这场争端也让全球汽车制造商加速布局芯片自主可控,大众董事会通过“德累斯顿计划”,斥资17亿欧元自建封测厂,目标2026年投产。宝马则积极与台积电洽谈,希望将封装环节留在欧洲。戴姆勒直接把部分订单转给日本瑞萨,宁愿多花8%的费用,也不愿再受制于人。 随着德国汽车零部件商Aumovio率先获得出口豁免,以及大众、本田等车企确认恢复供货,这场牵动全球汽车产业神经的供应链危机,正走向化解。 荷兰点起的“一把火”,最终烧出了全球产业链的现实逻辑:“能交货”比“会辩论”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