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断臂求生! 11月6日,日本汽车巨头日产,竟然把自己的老巢横滨全球总部大楼给卖了!买家还是咱们中国的敏实集团和美国财团联手,交易价高达970亿日元(约45亿元人民币)。 这栋总部大楼就在横滨港未来区,地段好得不能再好了,总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 当年日产从东京银座搬过来,就是想借这栋楼重振旗鼓,象征“复活”。 对很多老员工来说,这楼不只是办公室,更像是公司的精神象征。 有人在网上感叹:“窗外的海景还在,但楼不再是日产的,心里挺不是滋味。” 但现实哪管情怀,日产这几年亏得太狠,卖楼其实是被逼出来的。 2024 财年一口气亏了6709亿日元,是公司历史上第三大亏损,2025 财年上半年又亏了 2219 亿,全年预计还得亏 2750 亿。 偏偏又遇上美国高关税政策,再被削掉 4500 亿。 加上在中国、美国两大市场销量都疲软,可以说陷入了二十多年来最难的时刻。 为了活下去,日产早就开始拼命节流。 宣布到2027年前要全球裁员2万人,把17个工厂减到10个,墨西哥的西瓦克工厂已经关了,和奔驰合资的那家也停产了。 但这些都还不够,最后只好动了卖总部的主意。 毕竟,这栋楼是日产最值钱的资产之一,卖掉能立刻回笼资金。 更心酸的是,这次是“售后回租”的形式,楼卖掉后,日产还要签20年租约,继续在原地办公,从房东变租客。 这740亿日元的进账,对日产来说就是救命钱。 公司说,这笔钱会用来搞电动化研发、数字化转型,还有还债。 电动车这块,日产动作确实慢了,款式老、技术落后,再不砸钱追赶,迟早被市场淘汰。 再看买家这边,中国的敏实集团可能很多人不熟,其实是个很强的香港上市公司,做汽车零部件的,特斯拉、比亚迪都是它的客户。 这次和美国的KKR财团联手买楼,看中的不仅是横滨的地段,更是想借机打入日本汽车产业的核心圈子。 对敏实来说,能买下日产总部,不光是生意,更是一种象征,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实力已经能走进日本车企的“大本营”。 这事在日本引发了不少讨论。 有人唏嘘:“日产当年多风光,现在竟要靠卖楼撑命。” 也有人开始反思,日本传统车企的转型到底有多难。 新能源这波浪潮一来,谁慢一步,谁就被市场抛在后头。 反观中国汽车产业,不管是整车还是零部件,都在加速崛起。 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就已经超过日本了,这次敏实出手收购,更像是行业格局变化的一个信号。 不过,说到底,卖楼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 日产要想真正翻身,还得靠电动化转型能不能走顺、产品能不能重新抓住消费者。 总的来看,这场 45 亿日元的交易,一头是日产的艰难求生,一头是中国企业的全球扩张。 传统车企的落寞与新势力的崛起,在这一栋楼上碰了个正着。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龙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