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突然宣布 11月7日正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新乘用车、轻型卡车充气橡胶轮胎发起反补贴调查!调查期直接覆盖2024全年,损害调查更要追溯到2021年,跨度长达四年,这波针对性极强的操作,根本不是“维护公平”,而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 还记得 2018 年吗?欧盟就给中国卡客车轮胎安了 “双反” 的帽子,结果呢?2022 年欧盟普通法院直接判咱们胜诉,把那不合理的税令全撤了! 为啥撤?因为法院查出来欧盟算账根本不公平,算咱们出口价时乱扣成本,算他们自己企业的价却啥都不扣,这不是明着偏袒本土企业吗? 那次胜诉的 20 多家中国企业,光退回来的税金就有 5000 万欧元,这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欧盟如今还敢故技重施,脸皮是真够厚的。 再看看他们这次拿出来的数据,说什么 2021 年以来中国轮胎对欧出口量涨了 51%,价格比欧洲本地的便宜 30% 到 65%。 可他们压根不提,2023 年欧洲乘用车胎市场里,本土品牌占了 72.89% 的份额,咱们中国轮胎才占 15.34%,连人家零头都不到,这怎么就 “冲击” 他们产业了? 再说价格便宜,那是咱们企业靠技术升级和规模生产降下来的成本,不是靠补贴!就像中策、三角这些企业,建了那么多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比欧洲高不少,自然能卖得实惠些,这难道也有错? 欧盟自己的行业组织还抱怨,说中国轮胎让他们产量降了、利润少了。可海关数据摆在这儿,2024 年咱们出口欧盟的乘用车轮胎是 83.07 万吨,占咱们总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多点,就算这点量,也没影响欧洲企业赚钱啊。 而且 2024 年欧洲卡客车轮胎进口里,咱们中国占 28% 还是第一,要是真靠补贴,欧盟法院当年能判咱们赢吗?他们就是见不得中国轮胎质量越来越好,老百姓愿意买,才急着搞调查。 更让人看穿的是,这事儿根本不是孤立的,就是欧盟保护自家汽车产业的连环计。他们分管产业的副主席都放话了,说欧洲车十年后可能从每年卖 1300 万辆跌到 900 万辆,怕中国汽车抢市场,先拿轮胎下手。 你想啊,汽车和轮胎是一家子,轮胎成本涨了,中国汽车在欧洲的价格优势就小了,这招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可他们不想想,奔驰 CEO 都直言这样搞欧洲损失最大,特斯拉因为之前加税都涨钱了,最后还不是欧洲老百姓买单?换个轮胎多花几百块,这公平吗?。 十年前光伏板的教训还热乎着呢,欧盟当年给中国光伏板加税,结果自己工厂关门,最后还得乖乖买咱们的。 现在又来折腾轮胎,难道忘了 2018 年卡客车轮胎 “双反” 后,咱们出口占比从 11.66% 跌到 4.72%,可欧洲轮胎价格反而涨了? 这次他们要是真征关税,受伤的还是欧洲车主和汽修店。咱们中国企业也不怕,20 多家企业上次能胜诉,这次照样能拿出证据讲道理,欧盟的歪理站不住脚。 说到底,欧盟这就是输不起的贸易保护。自己产业升级慢,就见不得别人进步,拿 “补贴” 当借口,用调查当工具,根本不是什么维护公平。 中国轮胎靠的是质量和性价比,不是靠补贴,这一点欧盟法院都认了,全世界消费者也认了。接下来这 13 个月的调查期,咱们企业肯定积极应对,最后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想靠贸易保护拦住中国制造业的脚步,那是做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