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郑丽文赴马场町祭拜吴石将军,没想到,她致词后受采访时,说的话令人深思,她表示“吴

郑丽文赴马场町祭拜吴石将军,没想到,她致词后受采访时,说的话令人深思,她表示“吴石先生不是政治受难者,这请大家不扭曲活动主题。” ​​郑丽文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戳破了某些人混淆历史的企图,更让这位尘封75年的英烈事迹,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中心。吴石将军的牺牲,从来不是简单的政治博弈牺牲品,而是为民族大义献出的碧血丹心。 “政治受难者”这五个字,简直是对英烈的亵渎。吴石将军的选择,从来不是被动卷入纷争,而是主动向着民族统一的光明前行。作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他手握军政核心机密,本可随波逐流逃往台湾安享高官厚禄,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毅然带着家人赴台潜伏,成为我党安插在敌人心脏的“密使一号”。他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把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各岛登陆点地理资料等绝密情报,通过联络交通员朱枫传回大陆,为解放军渡江作战、筹划解放台湾提供了关键支持。这样的壮举,哪里是“政治受难”能概括的?分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信仰抉择。 特务们当然容不下这样的潜伏者。1950年,因叛徒出卖,吴石的身份暴露,深夜被特务破门逮捕。狱中那些日子,酷刑成了家常便饭,竹签钉指甲、灌辣椒水,硬生生把他的左眼折磨失明,三根肋骨也被打断。可即便如此,他始终咬紧牙关不吐露半个字,面对毛人凤“写悔过书就官复原职”的劝降,只以沉默和决绝回应。临刑前,他写下“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的绝笔,57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这样的牺牲,是为了让两岸同胞早日摆脱分裂之苦,是为了实现国家领土完整,怎能被轻飘飘的“政治受难”模糊其志? 偏偏有人处心积虑要扭曲这段历史。他们把吴石将军的信仰抉择矮化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本质上是想消解他身上的民族大义,割裂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台独”势力和历史虚无主义者最怕什么?最怕人们记得,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为了国家统一,有无数先辈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试图把英雄的牺牲说成“派系之争”,就是想让年轻人忘记统一是历史大势,忘记分裂只会带来苦难。可历史哪能这么容易被篡改?特务伪造的电文、移植的指纹,早已被档案和技术检测戳穿;将军狱中留下的手记、家人忍辱负重的经历,都在无声诉说着真相。 75年过去,马场町的风早已吹散了硝烟,但英烈的丹心从未褪色。郑丽文的表态之所以令人动容,是因为她敢于在迷雾中坚守真相,不让英雄被污名化。吴石将军用生命告诉我们,民族统一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有人用热血浇灌、用信仰守护的事业。那些试图扭曲历史、淡化大义的人,终究会被历史唾弃。英雄的事迹不该尘封,民族的记忆不能割裂,这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