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年仗,乌克兰的大动脉也要流干了,终于明白了一个残酷真相。 没人会真为你的“正义”拼命,所有伸手帮你的,都在悄悄算着回本的账。当初泽连斯基躲在地下室喊出自由口号时,西方的坦克飞机像潮水般涌来,全世界都以为乌克兰能逆风翻盘,连克里姆林宫的旗帜都要换颜色。 可战争从不是拍电影,没有主角光环,只有无尽的绞肉。巴赫穆特的焦土、扎波罗热的雷区,把热血熬成了绝望,把英雄主义炸成了残肢断臂。当初有多信“朋友”的承诺,现在就有多懂那些承诺背后的算盘。 所谓的援助,从来都不是白给的。你拿士兵的命在前线挡子弹,人家在后方一笔一划记着贷款利息。等你打不动了、国破民穷了,“朋友”就拿着账单找上门:你家的矿山、良田、粮食,总得抵了债吧? 而那个被骂作“敌人”的,想要的从来都直白——土地。不像“朋友”,笑着递上枪炮,转头就把你榨干。 现在乌克兰最想的,大概是回到三年前没开火的日子。可棋盘上的棋子,哪有回头的资格?这场仗最痛的教训不是敌人多狠,而是你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时,就已经注定了被收割的命运。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这世上唯一靠谱的,从来只有自己。可惜这个道理,是用无数人命换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