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证监会出手,重要数据发布!新能源车购置税调整,下周如何走 2025年初,上面下发文件,规定大型保险公司每年新收的保费中,至少三成需要投入股市,这不是建议而是硬性要求,社保和年金也跟着调整考核方式,不再只看一年涨幅,要看三年或更长时间的表现,这样一来这些长期资金就不会轻易撤出,市场也就稳定很多。 央行五月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一万亿资金,银行借钱成本跟着下降,企业贷款压力得到缓解,股市也跟着受益。同时,回购股票的融资门槛也放宽了,上市公司原先需要自备三成资金,现在只要一成就能操作,这样它们稳定股价就变得更容易了。基金公司那边,销售手续费也被削减,全年算下来为投资者节省了四百多亿元。此外,针对中小股民的保护措施也加强了,对那些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的行为,处罚力度比以前更重了。 上证指数在十一月初涨到四千点以上,全年累计上涨约15%,但别只看数字,实际上市场热点比较集中,北向资金当月净买入超过600亿元,主要流向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这类大盘股,然而11月3日当天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近700亿元,散户资金却持续进场,电网设备板块单日获得18亿元资金流入,半导体和通信设备板块则出现超百亿元资金流出,利润增长主要由科技类和资源类公司推动,消费类企业表现仍然疲软。 目前市场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一边是分红稳定的股票,比如大型银行、核电和航运类公司,这些被视为比较稳妥的投资选择,投资者愿意长期持有,另一边是科技成长股,例如AI穿戴设备和机器人领域,受到机构密切关注,虽然波动较大,但从三季度开始业绩出现好转迹象,有人采取一半投资红利股一半配置科技股的策略,这种分配听起来合理,游戏股也出现上涨,三季报显示增速达到35%,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软件因国产替代政策支持逐渐崭露头角,风电和电池板块由于技术突破和供需关系改善,市场关注度也在提升。 机构和散户的做法很不一样,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这类长期资金,考核周期至少三年以上,国家还规定他们六成以上的收益需要来自长期投资,所以这些机构不追逐市场热点,只看公司基本面,散户这边呢,一部分人学着用“核心加卫星”的方式投资,还有一部分人还是喜欢跟风炒题材、追概念,证监会提到今年查处的操纵市场案件比去年增加了四成五,总体来看,大盘的波动比前两年小了,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窝蜂地买卖了。 外部环境不太稳定,美联储开始降息了,外资对A股的兴趣又回来了,不过美元要是突然走强,A股的估值就要承受压力,科技股现在太拥挤,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三个头”的技术形态,需要小心回调,消费股的估值不高,双十一卖得还行,算是有点好转,资源品这边,PPI上涨了,加上国家在补库存,价格也有一定支撑,今年前三季度,有三百一十家公司分红三千四百亿,比IPO和再融资加起来还要多两倍,这说明上市公司真的开始回馈股东了。 现在的市场情况挺有意思,一边是国家队和机构在慢慢布局,另一边散户还在频繁操作,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大家的目标不一样,如果投资者追求稳定收益,红利股就比较可靠,如果能承受波动,科技成长类股票也有机会,关键是不被情绪带着走,市场不会一直热下去,也不会一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