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鑫杨小燕通讯员余旻昱

陈让礼,男,汉族,198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法官。该同志业务能力精湛,群众工作能力突出,是扎根一线的实干型法官,先后于2010年被评为“全市法院优秀法官”,2022年被评为“信阳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2023年主持立案庭工作,荣获“信阳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2025年被评为“河南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

精准施策,他是疑难案件的“化解者”
二十余年的审判生涯,不仅是时间刻度的累积,更是司法智慧与实践经验的深度沉淀。陈让礼将复杂案件的磨砺、群众诉求的倾听、法律条文的钻研,熔铸为他面对挑战时的“定海神针”,让他在重大疑难案件的迷雾与群体性纠纷的漩涡中,总能以卓越的危机处理能力拨开迷雾、化解矛盾,以深厚的司法素养守护公平正义的底线。
2023年新年伊始,某商场230余名商铺业主因长期未能获得承诺收益,与运营方、管理方及开发商产生争议。几十余名业主代表情绪激动地来到法院要求冻结该商场资金账户。面对业主们声势浩大的“讨伐”,陈让礼耐心倾听业主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相关法律规定,逐步平复当事人的激动情绪。调解过程中,他意识到年关将至,正是商场资金回笼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冻结商场账户,势必会影响商场春节期间的正常经营。陈让礼多次走访案涉商场,调查其资产情况,同时不断给业主代表做思想工作,他的耐心和专业化解了业主们的心结,最终同意冻结案涉商场的其他资产。最终,通过十余次面对面调解、背对背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方案。这起可能引发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体性纠纷,在他的专业斡旋下得以圆满化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展现了新时代法官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专业素养。
2022年6月,商铺返租七案纷至沓来,案件最初由三位法官分别办理,后因过于棘手,经党组研究调整由陈让礼集中办理。面对如此疑难案件,陈让礼没有畏惧退缩,他细心审阅,历时四个多月,最终圆满判决,七起案件所书判决书释法明理、严谨专业、滴水不漏,最少的也多达40页。同年10月,平桥法院急需办理24件特殊再审案件,陈让礼再次临危受命,为核实案件基本证据,陈让礼带领八人远赴南京,一周时间先后与40多位当事人见面,跑遍全市所有不动产登记部门,最终不负重托,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物业纠纷的社区座谈走访、再审案件的批量审查调查、商场租户的群体纠纷、紧急事件的会商咨询调解……工作时,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挤满了各类带着“疑难杂症”的当事人;下班后,各个庭室的法官带着问题聚集在他的办公室讨论案件,大家都亲切的叫他“陈老师”;夜深了,他的办公室总是亮着灯,闪烁着他忙碌的身影。一个个案件的公正处理、一次次矛盾的成功化解,陈让礼用专业筑牢司法公正的防线,用责任扛起为民服务的担当。

锐意创新,他是诉讼服务的“领路人”
在平桥区法院,立案庭是名副其实的“司法中枢”——这里是每年数万起案件进入诉讼程序的“第一扇门”,是连接群众诉求与司法服务的“前沿窗口”,更是保障审判执行工作高效运转的“动力引擎”。在此深耕的陈让礼,不仅以法官的专业素养扛起审判重任,更以庭室负责人的担当精神,推动诉讼服务中心工作效能实现质的提升,用数据与行动诠释着“司法为民、公正高效”的深刻内涵。
平桥区法院作为信阳八县两区收案量最多的基层法院,案件数量始终保持高位运行。面对“案多人少”的现实挑战,陈让礼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作为庭室负责人,他牵头制定案件分流细则、优化立案流程,带领团队攻克“立案效率”“跨域协作”“先行调解衔接”等多个难题,确保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各类案件立案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至2024年,经他主持统筹的立案总量高达72257件,这份数据的背后,是他带领团队对“一次性告知”、“容缺受理”等便民措施的坚决落实,是对“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的充分运用,更是对“不让群众多跑一趟、不让案件在立案环节耽搁”的郑重承诺。
2025年,司法程序优化迎来关键调整——立案环节“诉前调解”正式调整为“先行调解”。政策切换初期,顶层设计细节尚未完全明晰,“先行调解与诉前调解有何本质区别?”“具体流程该如何规范衔接?”“调解资源该如何重新调配?”一系列疑问让不少基层法院陷入观望,一线调解员更是因政策方向不明而心存顾虑,工作推进一度陷入停滞。陈让礼凭借对司法调解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与丰富实践经验,敏锐洞察到改革的核心逻辑:无论是“诉前”还是“先行”,调解作为化解矛盾、减少诉累的重要手段,其在司法体系中的作用只会强化、不会弱化,更绝非走向取消。他一方面坚持向调解员讲明政策精神,一方面安排庭室人员采取线下移送调解案件、调解员与速裁法官结对、平台补录等工作方法,提早谋划、有序开展先行调解工作。最高院最终的工作安排也印证了陈让礼的想法,新系统上线后的首次通报,前五个月平桥法院先行调解成功数全市占比超25%,为信阳法院该项工作考核提供了坚实力量。
陈让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高效办案与为民服务紧密结合。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所谓担当,就是在案件高压下,既守得住“质量底线”,又暖得了“群众民心”,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司法为民”的初心在立案前沿落地生根。

专业引领,他是团队建设的“定盘星”
在团队建设与专业引领上,陈让礼深知个人的卓越是微光,团队的共进才是星河。他始终秉持“强基础、提素质、树形象”的工作理念,将政治品格的锤炼、专业能力的传承与优良作风的培育深度融合,既当好团队前行的“领航人”,也做好队伍成长的“铺路石”,让立案庭与党支部成为凝聚力量、焕发活力的战斗集体。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坚持将忠诚、干净、担当三者有机结合,一方面,他坚持洁身自好,带头作好表率,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另一方面,他持续抓紧抓好庭室廉政建设,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加强对全庭干警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抓好部门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庭室生态。作为院机关委员会第六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始终能够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迎难而上、积极探索,不仅定期带领支部党员学习党的政治理论,还积极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支部联支部、以案促改、典型事例观摩等活动,提升支部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其所在支部在2024年度获得区法院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作为立案庭庭长,他深知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的“第一窗口”,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司法形象和公信力。为此,他围绕“提升队伍专业能力”下足功夫,创新推出一系列培养机制,让立案庭从“单一岗位”向“全流程能手”转变。针对以往导诉台、咨询窗口、收费窗口、诉调对接岗位“各自为战”,干警只懂本职、不懂其他的问题,陈让礼率先推行“轮岗互学”机制,系统性组织导诉台、咨询窗口、收费窗口及诉调对接岗位人员进行交叉学习培训。通过“老带新”结对帮扶、“疑难案件会诊”、“最美导诉员评选”、“党员示范岗”等特色活动,成功培养出一批既精通本职、又熟悉全流程业务的“多面手”。在他的悉心引领下,立案庭不仅业务能力显著提升,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也焕然一新。2023年,立案庭以优质的服务水平、规范的办事流程和高效的解纷能力,荣获“信阳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称号,实现了从个人优秀到集体先进的跨越式发展,展现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矢志正义不言苦,甘为法治献青春”,从进入法院的青葱少年,到百炼成钢的砥砺中年,近二十年的青春岁月,是陈让礼同志涓涓无声对平桥法院的付出与奉献,岁月虽在他眼角刻下细纹,却从未改变他对法治的赤诚,他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为民情怀与职业追求,也让青春的光芒,在法治建设的征程中绽放出持久而坚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