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金资本近来接连发生的事件,不仅仅是新闻头条,更可能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中金资本近来接连发生的事件,不仅仅是新闻头条,更可能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电话无人接听、微信不回,官网信息悄然删除,中金资本董事长单俊葆的突然失联,在陆家嘴的金融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2025年深秋,中金资本董事长单俊葆已失联两周多。当记者通过公司总机实名制转接至其电话时,听筒里只有无尽的忙音。 这位管理着5600亿资产的私募巨头掌舵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单俊葆的失联并非孤立事件。此前的8月,中金资本原董事长丁玮及其下属安垣同时被带走。随后,原总裁肖枫也相继被查。至此,中金资本的核心管理层几乎 “团灭”。 单俊葆的职业生涯,曾是中国资本市场精英成长路径的 “黄金样本”。 他早期在上海证监局担任上市公司处负责人,亲手主导数十家企业上市监管。2001年“下海”加盟中金公司,恰逢资本市场爆发期。 八年时间,他便晋升至投行部董事总经理。 2021年,单俊葆进入中金资本管理层,次年8月出任法定代表人,正式掌舵这家2017年成立的PE巨头。 他曾在清华讲台畅谈地产金融,主导推动与多地国资的战略合作,重点布局新能源开发及生物医药领域。 单俊葆被查的主要原因,指向了通过 “抽屉协议”,将政府引导基金违规投向关联方的灰色操作。 所谓“抽屉协议”,是指私下签订、不对外公开,且常绕开监管或合同备案要求的补充协议。 在单俊葆事件的推测中,这种协议可能用于绕开“政府母基金不得投向关联方”的监管要求,通过隐蔽条款将资金违规导向特定关联企业。 这些私下协议成为利益输送的“灰色通道”。 更严重的是,2024年已有11只基金无法兑付,其中6只直接关联单俊葆的灰色操作。 财务数据率先亮起红灯。2025年上半年,中金资本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暴跌48.97%;净利润5715万元,同比降幅高达329.82%。 业绩滑坡背后,是资金方的信任流失。政府母基金开始撤资,地方国资暂停新合作,部分LP已启动基金份额转让流程。多省已启动对政府引导基金的风险排查。 信任危机迅速蔓延。中金资本的内部治理漏洞更显致命。 工商信息显示,2025年5月单俊葆已卸任法定代表人,9月“80后”高管龙亮接任总裁,试图推动管理层年轻化以收拾残局。 然而,核心决策层的频繁变动进一步加剧了人心浮动。 实际上,中金资本的合规问题早有前科。 2024年9月,北京证监局就曾向中金资本出具警示函,因其管理的私募基金存在未办理备案手续、未向投资者提供风险揭示书等问题。 从上海证监局的监管者,到执掌5600亿资本的行业大佬,单俊葆的沉浮轨迹,照见了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的狂飙与反思。 陆家嘴的玻璃幕墙依旧明亮,但金融圈的生存逻辑,已在这场风暴中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