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黄梓贤 近日,西方对中国技术依赖的担忧已延伸至一个以往较少涉及的领域——素以宁静高效著称的北欧公共交通系统。 欧洲多国日益忧虑,若与中国关系紧张升级,其境内大量由中国建造的基础设施可能被“武器化”,即面临被远程篡改、瘫痪甚至接管的风险。 目前,丹麦与挪威的巴士运营商均表示,正紧急排查并修复其车队中由中国宇通客车所产巴士的安全漏洞——宇通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巴士制造商。 丹麦公交运营商Movia首席运营官耶珀·戈尔指出,由于这些巴士支持“无线”更新与检测,理论上可能“被制造商或黑客远程停用”。他强调,电动巴士与电动汽车一样,只要具备联网功能,便存在被远程干预的可能,但这不仅是“中国巴士”独有的问题,也是所有具备类似功能车辆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Movia车队中共有262辆宇通巴士,自2019年起陆续在哥本哈根及丹麦东部线路投入运营。 本月初,挪威巴士公司Ruter率先发出警告。该公司在模拟地下环境中对宇通巴士与荷兰VDL巴士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显示,VDL巴士不具备无线软件更新能力,而宇通则拥有对每辆车的直接数字访问权限,可用于软件更新与检测。Ruter称,理论上“制造商可使该车停运或失效”,但无法远程驾驶。 宇通客车在回应询问时表示,公司“高度重视车辆安全与数据隐私保护”,并“严格遵守各地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其欧盟用户数据存储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亚马逊云数据中心,采取“加密存储与访问控制”措施,且“未经客户授权,任何人无法访问或操作系统”。 此次争议折射出欧洲对华技术的矛盾立场:既依赖中国制造与技术服务,又对其潜在安全风险保持警惕。类似担忧也体现在5G网络建设领域——多个欧洲国家在美国压力下,已逐步拆除华为、中兴的设备。 当前,中国电动汽车成为新一轮焦点。尽管在美国市场受限,但其在欧洲份额却快速上升,2025年上半年市场占有率同比翻倍至5.1%。中国外交部此前曾批评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并呼吁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 不过,网络安全专家肯·芒罗指出,所有具备联网更新功能的电动车都存在类似风险。他认为,中国为此牺牲整个汽车出口产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问题最终归结于信任”。 目前,Ruter已采取包括加强采购审核、设置防火墙、与政府共建网络安全标准等措施。但芒罗对彻底消除风险表示怀疑,只要车辆保持联网,隐患便难以根除。这一案例凸显出,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全球供应链陷入安全与信任的两难困境。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