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这两天南亚开始不太平了,先是印度首都新德里红堡附近发生汽车爆炸事件,造成数十人伤

这两天南亚开始不太平了,先是印度首都新德里红堡附近发生汽车爆炸事件,造成数十人伤亡。第二天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也发生了类似爆炸事件,伤亡数字与印度不相上下。 同样是爆炸袭击,同样是南亚国家,还偏偏都发生在两个国家的首都。这两件事不说是紧密相关,也得是细思极恐。 11月10日傍晚,新德里地标性建筑红堡附近发生汽车爆炸。爆炸威力巨大,多辆汽车被炸毁或起火,导致至少13人死亡、20人受伤。这里是印度重要的政治象征地,每年独立日总理都会在此发表讲话。 印度内政部已将调查移交国家调查局,这表明政府已将事件定性为恐怖主义袭击。莫迪总理虽在国外访问,仍通过社交媒体慰问遇难者家属,并发誓要惩罚幕后策划者。 不到20小时后,11月11日中午,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地方法院外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袭击者因安检严格未能进入司法大楼,随即在楼外一辆警车附近引爆炸弹。这起事件造成至少12人死亡、27人受伤。 巴内政部长强烈谴责此次袭击,称之为“懦弱的恐怖主义行径”。巴基斯坦军方指认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制造了这起袭击。 两起爆炸的地点和时间选择引人深思。印度红堡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印度民族尊严的象征。选择此地发动袭击,无疑是对印度国家尊严的公然挑衅。 而伊斯兰堡的爆炸发生在地方法院外,这是巴基斯坦国家司法权力的象征。袭击者原本计划进入司法大楼实施袭击,因安检严格未能得逞。 两起事件相隔不到20小时,且都发生在两国首都的核心区域,针对的都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目标。这种高度相似性引发各方猜测。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在社交平台直言,伊斯兰堡的爆炸事件是由“印度支持、阿富汗塔利班协助的代理组织‘巴塔’策划发动”。巴防长更是表示,巴基斯坦“正处于战争状态”。 印度媒体则怀疑新德里爆炸案嫌疑人与巴基斯坦有关。《印度时报》甚至扬言,如果爆炸有巴基斯坦因素,印度将进行“强有力回击”。 相互指责的模式与今年5月印巴空战前的情形惊人相似。当时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袭击后,双方也是相互指责,随后走向了军事冲突。 印巴关系一直陷入“恐怖袭击-军事报复-经济制裁”的危机循环模式。今年5月7日,印度军方曾对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多处目标发动军事打击,巴方随即反击。 那场冲突是自1971年全面战争以来两国间最致命的一次。双方使用导弹、无人机、火炮等武器相互打击,南亚局势一度濒临战争边缘。 克什米尔问题如同印巴关系中永不愈合的伤口,周期性地引发两国关系的紧张与对抗。这次首都爆炸事件,标志着紧张局势从边境地区向两国核心地带蔓延。 印度政府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必须对袭击作出强硬回应。莫迪政府执政后期经济疲软、青年失业、宗教冲突加剧,急需一个“外部敌人”来凝聚民心、转移矛盾。 5月的“辛杜尔行动”已被印度国内视为成功先例,印度政府有较大概率再次采取有限度的跨境军事打击。 巴基斯坦则面临严峻的反恐压力。爆炸发生后,巴军方指认恐怖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制造了这起袭击。但巴方同时指控印度支持针对巴的恐怖主义。 国际社会对印巴紧张局势高度关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对印度新德里爆炸事件感到震惊,对不幸遇难者表示哀悼。中方呼吁印巴双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前曾表示,“世界承受不起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抗”。俄罗斯外交部也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以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作为两个拥核国家,印巴冲突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南亚地区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未来局势发展可能有几个方向。一是有限军事冲突,印度可能采取类似5月“辛杜尔行动”的有限度军事打击。二是全面边境对峙,双方向边境增兵,进行低烈度交火。三是国际社会紧急调停,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苏比尔·辛哈认为,这些袭击事件增加了两国再次发生冲突的风险。尽管印度此前针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被国内视为成功,但再次冲突的风险不容忽视。 关键取决于调查结论与证据、国内政治压力以及国际斡旋的力度与时机。如果印度一心想复仇,这次遭袭事件可能只是一个借口。 印度军队已在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边境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巴基斯坦方面则明确表示自己“处于战争状态”。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这两个核大国是会选择对话还是走向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