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蜀国一人被吴国俘获,诸葛亮寝食难安,孙权放人后,才追悔莫及 让诸葛亮寝食难安的

蜀国一人被吴国俘获,诸葛亮寝食难安,孙权放人后,才追悔莫及 让诸葛亮寝食难安的不是别人,正是蜀郡成都人张裔,这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而是蜀汉政权里少有的“全才型打工人”。 要知道章武二年刘备刚去世,蜀汉家底本就薄,丢了荆州后更是人才凋零,诸葛亮手里能挑大梁的文官本就没几个,张裔恰好是其中最顶用的一个。 早在刘璋时期他就靠着真本事被举为孝廉,后来归顺刘备,先当巴郡太守,又被任命为司金中郎将,这个职位看着不起眼,实则掌管着蜀汉的兵器和农具制造,相当于握着国家的“工业命脉” 当时蜀汉半数以上的农具和前线急需的刀枪弓箭都出自他管的工坊,要是没了他,诸葛亮后来北伐的军备补给都得打对折。 张裔被俘纯属意外,刘备派他去当益州太守,结果当地豪强雍闿不服管,不仅叛乱还玩了招阴的,把他绑了送给孙权邀功。消息传到诸葛亮耳朵里时,他正在制定南征计划,直接把手里的文书都扔了,连熬了好几个通宵处理公务。 倒不是诸葛亮小题大做,而是他太清楚张裔的分量——当时蜀汉懂政务又懂军工的就他一个,让杨洪这类武将管后勤根本不搭边,蒋琬那时候还太年轻没独当一面的经验,张裔一没,相当于蜀汉的后勤保障和地方治理断了条关键的腿。 更要命的是,张裔还熟悉南中地区的风土人情,雍闿叛乱的平定本来还指望他出谋划策,这下人被送到吴国,等于把平叛的关键信息也拱手让人了。 诸葛亮没敢耽搁,等刘备丧事一办完,就立刻派邓芝出使吴国,明面上是巩固蜀吴联盟,暗地里给邓芝下了死命令:别的都可以不谈,必须把张裔带回来。 孙权这会儿还没意识到自己抓了个多大的宝贝,因为张裔被流放隐居在吴国偏远地方,没机会接触吴国核心层,孙权压根没听说过这号人物。邓芝提要求时,孙权还以为只是个普通蜀官,没多想就答应了,甚至在张裔临走前才想起召见他。 这一见可出事了,孙权故意拿“蜀地卓氏寡妇私奔”调侃蜀地风俗,张裔张口就怼回去,说卓氏可比朱买臣的妻子贤惠多了,既没丢蜀地的脸,又没让孙权下不来台。孙权这才发现眼前这人不仅有学识还反应极快,当场就露出了欣赏的神色,想把他留在吴国当官。 张裔多精明,一看孙权的表情就知道要坏,出了宫门连行李都没拿,直接跳上早就备好的船往蜀国跑,船开得比兔子还快。等孙权反应过来派追兵去拦时,张裔已经进了蜀国永安地界几十里,压根追不上了。 孙权站在江边看着空荡荡的江面,肠子都悔青了,这时候他才从手下嘴里打听清楚,张裔在蜀国管着多少重要差事。 而回到蜀国的张裔,立刻被诸葛亮委以重任,先当丞相府参军代行相府政务,后来诸葛亮去汉中北伐,又让他当留府长史,相当于蜀汉的“京城留守总司令”,把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次张裔去汉中见诸葛亮,送行的人多达数百,车马堵得道路水泄不通,这阵仗连蒋琬都没享受过。 孙权后来听说这些事,每次跟大臣聊起都拍大腿,说自己放走的不是一个官,而是能顶半个蜀汉后勤的“宝贝疙瘩”,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眼睁睁看着张裔帮诸葛亮撑起了北伐的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