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宣布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泰建交以

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宣布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泰建交以来泰国国王首次访华。(环球网) 50年了,泰国国王首次正式访华,而且把中国作为首个出访大国,这可不是随便走走看看。 泰王访华的“世纪级别”意义,需从泰国国情谈起,泰国普遍知晓,国王在国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言行对国家政策具有决定性影响。 过去50年,中泰关系虽睦,始终未达泰王亲自访华的程度,即便2019年中泰建交45周年,亦由总理出面。此次哇集拉隆功打破惯例,将大国首访选择中国,背后是50年积累的坚实基础。 元朝时期,忽必烈已派使者访问暹罗(古泰国),明清两代双方贸易往来持续,郑和下西洋多次停靠曼谷。此类交往并非殖民掠夺,而是丝绸换象牙、瓷器换香料的平等交易。 更为关键的是,二战期间泰国虽一度被日本控制,民间却始终秘密向中国抗日军队输送药品,患难情谊深植两国根基。 仅靠历史情谊不足以支撑双边关系,务实利益构成核心支撑。中国外交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中泰贸易额达9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8.1%,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泰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部分人对此增速缺乏直观认知,该增速较中越贸易高10个百分点,而越南是典型的外贸依赖国。 产业层面,泰国六成以上的大米、橡胶出口至中国,中国的汽车、电子产品则占据泰国市场半数份额。 去年泰国前总理佩通坦访华期间,双方达成重要合作:中国协助泰国建设智能农场,泰国扩大对中国的榴莲出口,当前国内超市中的泰国榴莲价格较5年前下降三成,正是该合作的直接成果。 更重要的是中泰铁路项目,虽建设周期较长,但2025年已完成全线铺轨,明年通车后昆明至曼谷仅需10小时,较海运缩短5天,对泰国农产品出口而言堪称“生命线级”提升。 根据泰国王室宫务处公布的信息,泰王夫妇不仅将前往天安门广场敬献花圈,还将参观北京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 这一安排颇具深意,以往外国元首访华多聚焦文化认同或经贸合作,此次泰王聚焦科技领域,凸显深化高端合作的意愿。 业内人士清楚,泰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瓶颈,其电子产业以组装环节为主,核心芯片依赖进口,而中国在人工智能、航天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此次参观的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其研发产品已可应用于工厂流水线,与泰国制造业升级需求高度契合。 地缘政治视角下,此次访问实现“一石三鸟”效果。对泰国而言,美国正拉拢东盟推进“印太经济框架”,特朗普政府曾承诺向泰国提供10亿美元投资,但泰国清楚美国承诺常无法兑现,而中国投资务实落地——中泰铁路已投入300多亿人民币且如期开工。 对中国而言,泰国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巩固中泰关系相当于稳住东盟“南大门”,成效远超外交声明。 泰王访华前,即10月10日,其在接受中国新任大使国书时明确表示“愿同中方扩大双边、地区和国际层面合作”,此番表态面向国际社会。泰王鲜少公开谈及外交细节,此次主动表态,等同于明确亮明立场。 有人或许会问,美国是否会从中干预?美国确实尝试干预,今年上半年,美国国务卿访问泰国时,明确提出“不要过度依赖中国”,并承诺为泰国升级F-16战机。 泰国明确婉拒,理由务实:升级1架F-16的费用可购置2架中国无人机,性价比差距显著。特朗普政府虽颇为不满,却无可奈何,商业合作中实力决定话语权。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泰一家亲”的内涵。此前该表述常被视为外交辞令,此次访问赋予其新的实质内涵。泰王行程中包含特殊安排:访问北京灵光寺。该寺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而泰国为佛教国家,泰王亲自参拜,实现文化根脉上的共鸣。 对比其他国家,更能凸显中泰关系的含金量,印度亦试图深化与泰国合作,推行“东向行动政策”,但2025年印泰贸易额仅300多亿美元,不足中泰贸易额的三分之一。 日本曾是泰国第一大投资国,如今已被中国超越,2025年中国对泰投资达82亿美元,为日本的1.5倍。 展望此次访问成果,预计将在三方面实现突破:其一为科技合作,人形机器人、航天领域有望签署具体项目;其二为经贸升级,有望推出中泰货币直接结算机制,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其三为人文交流,计划将年度互访人数从当前1200万提升至1500万。这些成果落地后,中泰关系将从“友好伙伴”升级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国际社会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但中泰关系却是“利益+情感”的双重保障。 此次泰王访华,为这份保障再加一道枷锁。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下,泰国以实际行动表明:与中国合作,既能获得丰厚收益,又能保障国家安全,此次访问并非终点,而是中泰命运共同体真正落地的起点。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泰国国王“历史性”来华访问,泰方发言人:泰中两国亲密友谊的最高象征 环球网2025-11-13 06:59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