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公开宣布了。据媒体报道,11月11日,他表示希望台海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喊着“希望台海和平”,听着像劝和的好话,实则是裹着糖衣的算计——这话根本不是说给中国听的,是演给国际社会看的遮羞布。 日本关注台海,核心诉求并非“和平”,而是维护自身战略利益,作为岛国,日本90%以上的原油进口源自中东,油轮需经台湾海峡抵达本土,每日运输量达数百万桶,一旦海峡出现异动,日本能源供应将即刻中断。 该判断有明确依据,2024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明确记载“台海稳定直接关系能源安全”。 历史维度更能印证日本对台海的持续关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期间台湾蔗糖输日量占日本全国消费量的70%。 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但1972年中日建交时,日本在台湾问题上采用模糊表述,未明确“一个中国”原则,为后续介入预留了空间。 实际军事行动更能揭示其真实意图,远胜于口头和平宣示。2025年上半年,日本自卫队在琉球那霸基地新增两个导弹中队,部署的12式反舰导弹射程覆盖整个台湾海峡,该数据来自军方公开通报。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部队的训练科目包含“海峡航道封锁与反封锁”,若真心致力于和平,此类训练显然毫无必要。 美日韩军事协作进一步戳破其“和平”说辞,9月在济州岛附近举行的“自由之刃”军演中,美军出动B-52H战略轰炸机,日本派遣护卫舰,三国专门演练“台海突发情况协同响应”科目。演习区域位于东北亚出海通道,显然意在挤压中国海军活动空间,为介入台海做准备。 日本积极介入台海的背后,是依托美国战略支持的利益考量。特朗普作为第47任美国总统,将“印太战略”列为重点,日本主动配合可换取双重收益:一是获得美国军事技术援助,二是借美国影响力扩大东亚话语权。 2025年美日达成协议,美国向日本转让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条件之一便是日本强化台海方向军事部署。 一处易被忽视的细节是:日本民间对台湾的“亲近感”,多为政府刻意塑造的结果。战后日本右翼势力未被彻底清算,教科书淡化对台殖民历史,同时通过动漫、影视等文化产品输出“日台特殊关系”的错误认知。 2024年日本总务省数据显示,40岁以下日本人中32%认同“日台特殊关系”,这种认知构成日本介入台海的社会基础。 日本的双重标准在涉台问题上表现明显,2024年中菲南海岛礁争端中,日本迅速表态“维护航行自由”,并向菲律宾出售巡逻艇;但在与俄罗斯的北方四岛争端中,却强调“属本国内政,反对外部干涉”。涉台问题上标榜“和平”,实质是采取双重标准,一切以自身利益为核心。 日本此次表态的时机经过精心选择。11月正值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前夕,区域稳定成为国际关注焦点,日本此时倡导“和平”,一是为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二是向美国表明立场,配合其亚太战略布局。表态次日,美国白宫即发布声明“赞赏日本对区域和平的贡献”,双方配合极为默契。 切勿低估日本军事实力。日本自卫队现役兵力25万人,装备水平较高,拥有8艘宙斯盾驱逐舰,“出云级”舰艇改造工程推进顺利,2025年可搭载F-35B战机。 更关键的是,日本具备完整军工体系,战时可快速扩产,二战期间三个月内量产数十艘驱逐舰的产能,印证了其扎实的军工基础。 历史上日本曾多次以“和平”为伪装实施军事行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宣称“中日友好”,暗中向东北增兵;1937年“七七事变”前,日本驻华公使洽谈“经济合作”,随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当前日本的策略与历史如出一辙,以温和言辞麻痹对方,同时推进军事准备,对此需保持高度警惕。 中国具备充分的反制能力,2025年福建舰完成海试并服役,辽宁舰、山东舰组成双航母编队,6月在西太平洋开展实弹演习,突破第二岛链抵达关岛附近海域。 火箭军东风系列导弹覆盖西太平洋全域,日本那霸基地、横须贺港均在射程范围内。日本对是否实质性介入台海,有着清晰的风险认知。 2024年中日贸易额达3180亿美元,日本汽车、半导体元件等核心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若因介入台海导致中日关系恶化,丰田、本田等企业在华生产将受严重影响。 对于经济增长长期停滞的日本而言,此类损失将构成沉重打击,这使其仅敢口头介入,不敢实质性突破中美关系底线。 日本“台海和平”表态的本质是三重战略算计:对美层面,以配合换取技术与影响力;国际层面,以倡议塑造正面形象;对华层面,以言辞掩盖军事部署,这种“口蜜腹剑”的策略并不陌生。 判断一国真实意图,关键在于其行动而非言辞,日本若真心致力于台海和平,应首先撤回琉球导弹部署,停止参与涉台联合军演,方为真正的和平举措。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日改口称台海问题应和平解决! 2025-11-12 15:33:40 来源:中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