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异地交15年社保,临退休被告知不能当地退,评论区网友炸锅。 北京,张女士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最近却遭遇了一件让他最糟心的事! 原来张女士的老家是昌黎,之前她在昌黎一家房地产事业单位供职。 曾经她以为,拥有编制的岗位能让她一生安稳,无需忧虑未来的就业问题。 然而现实却未能如愿,就在2001年,因单位经营陷入困境、难以继续维持,张女士跟单位签了长期放假协议。 协议规定,单位每个月给他发放120元生活补贴金,并且张女士的养老保险,由单位工会替她购买。 于是,张女士大胆决定外出打工,最终她在北京找到了工作。 2009年,张女士在北京开设了养老保险账户,并开始在当地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一缴就是十多年。 直到2021年,张女士临近退休年龄,她特意前往北京市朝阳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进行咨询。 得知在北京缴纳养老保险,满十年后,是可以在北京办理退休手续的。 这一消息令她兴奋不已,因为若能实现在北京退休,她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将比在原单位退休高出不少。 张女士心里美美的,她甚至还规划出在北京退休,然后退休后拿着北京的养老金,去参加各种老年书法班,和跳广场舞的精致退休生活。 于是她立即返回昌黎县,与原事业单位办理解除劳动关系的手续,并申请将社保关系转移至北京。 由于张女士曾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两地重复缴纳养老保险的情况,昌黎县社保部门也将重复缴纳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用退还给了她。 在拿到社保转移接续联系函的那一刻,张女士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认为在北京办理退休已是十拿九稳的事。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2024年,当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向社保中心申请在京退休时,却被告知,她不满足在北京退休的资格,无法在北京退休。 得知这个消息,张女士如当头一棒,直接懵了!自己的社保,明明已经从昌黎转到了北京。 而且在北京,从2009年到现在开始,她也交了15年的社保了,为啥不能享受在京退休的资格呢? 社保中心解释,根据相关政策,非户籍地女性参保人员超过40周岁后新参保的,只能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 而此类临时账户的参保人员,是不符合在临时账户所在地办理退休的条件的。 张女士无法接受,自己已在北京连续缴纳养老保险十多年,账户状态一直显示为非临时账户。 而且2021年,她在办理转移手续前,曾专门咨询过社保中心,得到肯定答复后才着手办理相关手续,为何如今突然被告知不符合条件? 如果确实不符合政策要求,当初提交转移申请时,社保中心理应拒绝受理。 北京朝阳区社保基金管理中心告诉张女士,她因为不满足在京退休的资格,所以他要么在原昌黎户籍地退休,要么只能退保。 可现在他已经把社保转到了北京,也就是说他在原户籍地也无法享受退休。 这样一来,张女士就要面临无处可退的尴尬局面。 而且要么只退保,也有可能只退个人缴纳的那一部分,这么多年白缴纳了。 2024年,无奈的张女士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朝阳社保中心作出的不予退休决定,并要求其依法为她办理在京退休手续。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张女士已缴纳养老保险15年,符合最低缴费年限要求,但退休资格还需结合户籍和参保账户类型判断。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国办发〔2009〕66号)第五条:女性年满40周岁后首次在非户籍地参保的,应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退休时需转回户籍地或最后参保地(缴费满10年)办理退休。 张女士2021年超过40周岁,从昌黎县转移社保至北京时,因已超过40岁。 北京社保系统可能将其账户认定为临时账户,导致无法在北京退休。 判决结果一审、二审张女士均败诉。 1、为何张女士无法在北京退休? 根据上述条款,非户籍地女性超过40岁后,新参保或转移社保,只能建立临时账户。 张女士2021年转移社保时已超过40岁,北京社保中心,按规定将其账户设为临时账户,而临时账户不能作为退休地。 张女士在2009年,未超40岁已在北京参保,但2021年转移社保时,因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可能被重新认定为“首次参保”,触发临时账户规则。 即使她在北京累计缴费满15年,因账户性质为临时,仍需转回户籍地,或最后缴费满10年的地区退休。 但她已将社保转移至北京,导致昌黎也无法办理退休,陷入“无处可退”的困境。 2、为何法院判决张女士败诉? 法院仅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不直接干预政策制定。社保中心依据规定,作出决定,程序合法,法院因此维?持原判。 对此,网友炸锅了!大家纷纷同情张女士的遭遇,因为这样的退休事件,养老待遇,跟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 张女士的遭遇,也是大家日后可能会面临的个人问题。 难道,迁移时,原社保原单位没有告之的义务吗?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