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制成品顺差超2万亿美元,一些领域大幅增加顺差的潜力还很大,未来贸易顺差仍将大幅增

制成品顺差超2万亿美元,一些领域大幅增加顺差的潜力还很大,未来贸易顺差仍将大幅增长1. 快到年底了,中国全年货物贸易顺差应该会是约1.2万亿美元,基本确定了。前10月顺差是9648.2亿美元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1%。这个数据让中外经济学家极为关注,引发了震惊。更可怕的是,这个数值看上去止不住,还会大增。2. 图一是中美德日的“制成品顺差占世界GDP的比例”,日本德国制成品顺差在巅峰期约占全球GDP的1%,但那时全球GDP数值不高,美国1980年代以前曾经是制造业顺差。现在中国占比在冲击2%,数值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了。注意这是制成品顺差,也就是制造业商品出口减去进口。中国总顺差是1.2万亿低于2万亿,因为有些项目逆差非常大,如原材料逆差。但是,这些大的逆差项,可能会因为中国的制造业进步,大幅减少、转为顺差。3. 一个例子是汽车,如图二,中国曾经是大逆差。2014年汽车逆差达到481亿美元的历史峰值,汽车进口558亿美元。2022年首次实现69亿美元顺差,2024年顺差飙升至782亿美元。2025年中国汽车出口将超过600万辆(加上商用车是700多万辆),占中国以外汽车销量的十分之一,而2026年预计超过800万辆。比亚迪2025年出口将增长约130%,冲击100万辆,有的全球汽车业报告预计,光比亚迪将发展到一年出口500万辆,超过日本所有车企出口。汽车业的贸易顺差还将继续飙升。4. 另一个大逆差项是原油。2025年前9月进口4.23亿吨,同比增2.6%,全年预计5.6亿吨,还没达峰。因油价下降,2025全年进口金额约2000亿美元,同比降约12%,逆差减少。形成对冲的是光伏风电新能源,业界正评估影响,对原油已有明显的替代效应。油价下跌与新能源崛起关系不小,中国甚至需要增加原油进口数量,托住价格(要考虑贸易伙伴的维持)。根据规划与中长期预期,2030年前原油进口预计稳定在5.1-5.3亿吨/年,进口依存度降至70%左右;如碳中和加速推进,2040年进口量降至2.5亿吨,对外依存度55%;2050-2060年深度脱碳,原油进口降至1-2亿吨,用于化工原料而非燃料。而新能源相关出口必然要大增,对冲的结果,能源相关的逆差将不断大幅减小,甚至变为顺差,中国依靠高科技,成为广义能源出口大国。5. 类似的是铁矿石进口,2024年进口12.37亿吨1322亿美元,逆差也不小。但已经开始有下降趋势了,城市化高潮已过,粗钢产量逐渐下降。还有100亿吨存量钢铁,可以用废钢替代铁矿石,搞电炉钢。2030年铁矿石进口量可能降至9亿吨,2050年降至5亿吨。其实钢铁出口优势很大,不少国家需要钢铁发展经济,自己生产不如进口。2024年出口钢铁1.11亿吨836亿美元,已经减少了不少钢铁行业逆差。6. 逆差变顺差最有潜力的,应该是芯片领域。2021年中国芯片进口4325.5亿美元、出口1537.9亿美元,逆差2788亿美元历史最高。2025年进口额预计3600-3800亿美元,出口1700-1800亿美元,逆差约1900亿美元,较2021年峰值明显缩窄。这与全球芯片业的剧烈变化有关,但主要动力是芯片国产化大力推进,目前还不算太成功,一个制造业商品逆差居然和原油差不多,只是有进展了。芯片制造业发展需要的时间很长,2035年能进出口平衡就是乐观预期了,之后转成大额顺差。也许转顺差需要更多时间,但趋势是明确的,逆差会不断减少。7. 综合评估,几乎没什么大的逆差项会扩大,而逆差大减、转顺差的大领域会有几个。再加上原本就大顺差的领域继续增长,总体顺差可以肯定仍会大幅增长。这对世界经济模式会有根本性的影响,全球多国可能会以中国制成品为经济基础,而且慢慢习惯了,不胡思乱想了。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0
用户10xxx20 2
2025-11-14 13:00
几年前就应该预判到这个趋势。不过钢铁这块倒是没预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