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Plus 798 的车评,第三部分 (完结)。去完国门红其拉甫,我们回到塔县住了一晚。当晚我们发现塔莎古道的塌方仍然没有清理完毕(当时古尔邦节),所以原来的计划需要更改。我就问佑酱,想不想穿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我俩一拍即合。还是照例中午起,加油然后走 G314 返回喀什方向转上吐和高速去和田,大概是 760 公里的路程。中间佑酱又要拍慕士塔格峰,所以又去了一趟喀拉库勒湖公园。不得不说那天天气真的给面儿。G314 因为过节人多了起来,但是吐和高速没什么人。中间佑酱开了一段高速,我又给她开了个课,说了说转向响应的相关问题,重点教了教轮胎的松弛长度这一概念。到和田已经半夜,但是不得不说,现在的南疆真的就是安全感满满。我俩找了个宵夜大排档吃串,旁边不一会就有一队巡逻的警察,辛苦他们了。第二天中午起。吃了个面就已经下午 4 点了,这些日子在新疆待的我生物钟已经全乱套了。加了个油赶紧直奔 G580 国道而去。和田这个中原石油加油站非常的厉害,里面除了收银是位男性外,加油员全是全妆上班的少数民族女孩。我说里面这一堆堆陆巡大哥加完了油怎么就不走呢,全在聊天。我跟佑酱的计划是,从和田走 G580纵穿沙漠,在沙漠里她想拍啥就随时停车。553 公里的路程满打满算我们应该在午夜的时候可以出沙漠到阿克苏休息。由于第二天我下午的飞机返京,所以在阿克苏估计睡到早晨 8-9 点我就要起来再开 500 公里高速返回喀什,时间上是来得及的。当天 G580 气温在 40° 左右,地表温度轻松 60+,我是有点担心轮胎的。G580 是全程沙漠柏油路,如果我想往沙子里面开,需要低胎压,如果走柏油怕爆胎,我需要高胎压。所以最终我还是决定保持高胎压,拍照的话,那就停车走进去,不让车进沙子,因为结果不可控。G580 的路况好走到让人想睡觉,没车不说还是全程大直线。中间的高速弯道实际上是为了避免驾驶员打瞌睡故意设计的。路两边布满了草格,这是人工将稻草扎入沙丘后制作的。稻草降解后可以为沙漠提供有机质,便于后来的植物扎根成长最终延缓沙化改进土质。我俩一路都在感叹这个伟大又辛苦而且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收益的工程估计全球也就我们国家坚持在做。半路上我俩看到一位大哥在给挖掘机清理空滤就停了下来。找大哥了解草格的施工过程。结果发现大哥的主要工作是制作沙包防止洪水泛滥?我俩这是第一次知道沙漠里也要治理下洪水的问题。由于雨季到来塔里木河支流可能会泛滥,所以需要提前预防。工程就是就地取材,用沙子填满 一个巨大的尼龙袋子制成沙包堆叠在河岸上。这里要给 VIVO 手机点个赞,大哥的手机没信号,借我俩的手机联系同事。结果 iPhone 是完全没信号,但是 VIVO 就有( 乔爷记得给这条结一下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修建沙漠公路时仍然没有忘记生态保护。G580 每隔 10 公里路两侧就有人工挖掘的蓄水池,用于给野生动物提供饮水。不过我俩下去尝了一下,人肯定是没法喝,又咸又涩的重盐碱水。秦 Plus 在沙漠中的表现可圈可点,最大的亮点就是强劲的空调。外面再热,只要进车里就可以感受清凉,这点我要给它点赞。沙漠中间是有服务区和检查站的。服务区特别逗,洗手池上都写着这个水不能饮用。我不信邪尝了一口,比前面蓄水池的水还咸。我跟佑酱说了这事儿以后,她更不信邪,结果尝完了那表情跟吃了脏东西一样。所以你看,疯批只能找疯批朋友。由于那阵子佑酱刚开始摄影没多久,上瘾的非常厉害。所以她突然决定想要挑战沙漠里拍大月亮。根据天气显示只有在半夜 1 点多的时候是个好天气。所以我俩临时决定在沙漠里等到半夜来拍月亮。这个决定就导致我们一开始商定的半夜在阿克苏休息的计划需要改变。我问佑酱,如果出了沙漠不休息我直接连夜返回喀什她能不能受得了?她说哥你行不行?我这种开上车就不累的核动力驴当然没事,所以就这么决定了。但是她显然是低估了沙漠夜晚拍摄的难度,哈哈哈哈哈哈哈。不过我也获得了大半夜在沙漠里看风景的难忘经历。被月光照成银色的沙海,搭配上婀娜多姿的胡杨,是很美的。最后出沙漠的时候已经快两点了。出了 G580 到吐和高速前有一段小 100 公里的漆黑国道。路况不好,大车很多。秦 Plus 羸弱的灯光让我开起来非常累。但是要给新疆的大车司机师傅点个赞。他们的远近光切换会车非常 Old School 且标准。这点是内地大车司机不具备的。而且,跟在他们后面的时候,他们会使用转向灯告诉我是否有机会可以超车,这个动作让我对他们的好感又提升了很多。在这里我真的建议内地大车司机师傅们好好学一下。上了高速后我们的佑酱同学不出意外的睡着了。她睡着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儿,这就等于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开驾驶了。当然限制我驾驶能力的,是这台秦 Plus 的动力和噪音水平。秦 Plus 定速巡航的上限为 120kph,对于新疆这里 120 限速的高速来说,太低了点。而且这里有个非常细节的问题。我猜测应该来自于仪表采样率和标定。那就是你设定了 120 定速巡航时速,但是仪表一直以 1Hz 的频率在 119 和 120 之间反复变化。我能理解定速巡航时速表变化的问题,但是我依然建议既然上限 120,那就直接显示 120。为什么?上面提到过仪表在黑暗环境中的亮度刺眼问题,在夜间高速时,这个 1Hz 的时速变化犹如一个脉冲星,时刻在你眼前闪烁,非常难受。我最后不得已找个东西盖上了事。如果超过 120 以后,车内的风噪和发动机噪音以及震动会变的非常强烈,所以 120 的时速就是秦 Plus 可以接受的上限。夜晚又是节日的吐和高速真的很无聊的,好在是佑酱睡着了。我用了一些手段刺激自己保持了高度专注的精神状态,以至于回到北京后我给佑酱发车载视频,给她吓得半死。最终在快到喀什的检查站前因为交警强制我靠边休息,所以佑酱才醒过来,天也亮了,在早晨 7 点多的时候,我在驾驶了接近 1200 公里后回到了喀什。总结一下秦 Plus 798 这台车。这台车驾驶三角做的不错,长时间驾驶也没有任何不适和较劲的情况发生,你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舒适的坐姿。但我依然建议比亚迪不要在秦上使用这个一体式座椅,因为完全不搭。这个座椅基本上提供不了多少的与运动座椅相关的包裹感、支撑感,但是它不可调的头枕,以及头枕下方的挖孔,我可以理解为了凹造型,但是这会让你放倒座椅想休息一会的时候变的异常难受,这个孔无论你什么躺姿,都会硌头。这与家庭或者过日子的定位完全不符。我还是建议改成传统分体式头枕座椅。方向盘管柱调节范围较小,不过这个问题出现在这个价位的车型上尚能接受。方向盘持握感不错,断面直径和方向盘圈径都合适。动力输出曲线为一个上升递减曲线,也就是小油门输出梯度高,有较强的窜车感,但是随着油门行程深入,梯度降低,加速与油门行程不是很线性。制动做的还不错,踏板行程与制动力的关系线性,踏板力反馈适中,长时间开着不累。转向系统整体感觉刚度低,中位感模糊,车轮与方向盘之间没有任何连接感,也没有任何反馈。转向系统固有摩擦高,方向盘中心区力矩死区和响应死区较大。方向盘和车轮转向之间的关系你只能靠车辆动态反馈往回找。衬套刚度低,挠度大,导致转向响应低,车辆动态与转向行为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位差。转向力矩反馈没有变化,从中心区到两侧死点力矩一直以一个固定值呈现。高低速回正能力差且慢,回正残余角明显,这点一定要注意一下。掉头后撒手,方向盘无法及时快速回正,即便用油门顶也顶不回来。不过这台车,在国道高速上的前排舒适性还是不错,悬架系统软,前后偏频比的不错俯仰控制能力较好,低速压缩回弹给的比较足,车身控制上做的不错。但是高速压缩回弹控制的一般,遇到大起伏,桥头跳很容易砸限位或掉阻尼出现车辆预期之外的横摆动作。不过得益于这条低配肥胎,对高频震动的过滤还不错。在国道高速弯道操稳表现不错,实际上我用了几次这台车不可能的速度去过国道的高速弯道,弯中表现稳定,这点很好。所以我对这台车操控的评价就是,操稳不错,操控没有。这很符合这台过日子车的定位。开这台车的时候,要顺着它来,不要激烈操作,高速弯道尽量利用弯前直道让悬挂和衬套压缩到位,给定转向保持油门开度通过,不要在弯中调整,那么车台车你就可以获得很高的弯道速度。反过来,它留给你的机会就不多了,一定要注意。另外一点是能耗。如果只是在城里开或者高速控制好速度,能耗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像我一样高速定速 120 巡航,那么这台车的油耗能去到 7.48L(我经过高速前后两次加油计算),这对于这么一台车来说,是偏高的。798 这台车,做到了这个价位上应有的水准。我觉得比亚迪应该坚持下去,在各种细节问题上,比如仪表显示、座椅搭配等等再优化一下,它绝对是一台非常不错的过日子买菜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