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就在今天, 火箭又发射失败了! 而且好巧不巧,这次恰好又是 民营火箭。 ​202

就在今天, 火箭又发射失败了! 而且好巧不巧,这次恰好又是 民营火箭。 ​2025年11月10日12时02分,谷神星一号(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火箭一至三级飞行及分离均正常,四级点火飞行510秒后,末段异常提前关机,未能将卫星送入轨道,发射失利。 此次为近三年来第二次失利。 消息一出,网上瞬间安静了几秒。有人惋惜,有人质疑,但更多人问的是:这算不算倒退?民营航天还行不行? 但我想说,与其盯着“失败”两个字不放,不如先看看这枚火箭到底走过了什么路。星河动力,一家2018年才成立的民营公司,短短七年时间,把谷神星一号打到了22次发射、20次成功。90%以上的成功率,在全球商业航天圈里都是拿得出手的成绩。它不光是国内民营火箭里发射次数最多的,还完成过海上发射,把不同类型的遥感、科研、通信卫星都送进了太空。这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技术积累。 失败真的那么可怕吗?我们回头看看。2023年,他们的遥十一火箭也因为发动机问题失利过,可团队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完成归零,紧接着就是一波六连发全胜。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不怕摔跤,摔了能马上爬起来,还跑得更快。有网友就说:“要是每次出点问题就喊‘完蛋了’,那SpaceX早就在沙漠里炸成灰了。” 再看国际上的例子。美国火箭实验室的电子号火箭,早期三次发射两次失败,投资人差点撤资。可他们坚持改进,现在成了全球最稳定的小型火箭之一。还有日本的MOMO系列,前四次全炸,第五次才勉强飞起来。航天这行,哪有谁是一路顺风的?就像有网友调侃:“你见过哪个学霸从没考砸过一次?关键是砸完能不能醒过来。” 更让人敬佩的是,中国航天人从来不是只会“报喜”的团队。这次发射刚出问题,他们没遮没掩,第一时间公布情况,还发了长文复盘。这种坦诚,本身就是一种底气。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而他们选择了直面,这比一次成功更值得尊重。 其实,每一次失利,都是在为下一次飞跃攒劲。就像2023年长征二号丙那次发射异常,卫星差点报废,可地面团队硬是用一百多天远程“抢救”,最后不仅入轨,还建成了全球首个地月DRO星座。这哪是失败?这是把危机变成了奇迹。 星河动力现在已经在搞可重复使用的智神星一号液体火箭,目标是把发射成本砍到传统模式的一半以下。这样的企业,不是靠一次两次成功站稳脚跟的,而是靠不断试错、不断迭代走出来的。他们输得起一次发射,但绝不会输掉整个未来。 我们总说要支持创新,可创新哪有不冒风险的?如果每次火箭没成,就要道歉、要问责、要质疑团队能力,那谁还敢去闯那条没人走过的路?有网友说得特别好:“我们不该问‘你怎么又失败了’,而该问‘你从这次学到了什么’。” 航天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摔倒了,拍拍土,继续跑,才是真正的强者。谷神星一号这次没飞到终点,但它飞过的路,已经照亮了后来者的方向。 失败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起飞的倒计时。我们唯一该做的,就是对他们说一句:别停下,继续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