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罗斯的野心很大的!其实俄罗斯的军队离基辅十分之近,可是俄军迟迟没有对乌克兰首都

俄罗斯的野心很大的!其实俄罗斯的军队离基辅十分之近,可是俄军迟迟没有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出手,就是想要攻占乌克兰更多的领土,来弥补这场俄乌冲突带给俄罗斯的损失。   可能有人会犯嘀咕:打仗不都盼着越快结束越好吗?拖久了花钱又死人,怎么反而放着首都不打,去占别的地方?这就得先算明白俄罗斯打这场仗亏了多少,才知道他们为啥非要盯着那些土地。   西方这几年把制裁玩得特别狠,俄罗斯靠卖石油天然气的收入一年就少了500亿美元,相当于好几百亿人民币,政府花的比赚的多太多,财政窟窿越来越大。更别说打仗本身就是个烧钱的无底洞,每天的开销能买2000辆坦克,一发炮弹的钱就够普通人挣好几年,几十万士兵的吃穿装备全得花钱,再不想办法补回来,国内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再说说打基辅这事儿,看着风光,其实是笔亏本买卖。2022年俄军都打到基辅郊区了,西方当时还求着俄罗斯停火,可后来发现和谈是骗局,北约偷偷给乌克兰送了好多武器。   要是真硬攻基辅,城里全是防御工事,士兵得死伤一大堆,就算打下来,还得管几百万老百姓的吃饭住房,这又是一大笔开销。而且基辅除了政治象征意义,实在没什么能立马换钱的宝贝,等于花了天价买个“空招牌”,对填财政窟窿一点用都没有。   反观乌克兰东部和南部那些地方,简直是“金疙瘩”聚集地。顿巴斯的煤矿占了乌克兰的一大半,俄军占了之后,直接就能挖出来供自家工厂用,不用再花钱进口,光这一项就省了不少钱。   还有舍甫琴科的锂矿,现在新能源汽车、手机都缺这东西,特别值钱,俄罗斯接手后不光能卖钱,还能自己搞新能源产业,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算下来,这些矿产加起来值十几万亿美元,比打十年仗花的钱都多,这账谁都会算。   粮食更是实打实的收益。赫尔松那片是“粮仓”,俄军从那儿运走的粮食就有1500万吨,够3000万人吃一年。这些粮食一部分补了俄罗斯国内的减产缺口,另一部分拉到国际市场卖外汇,等于直接把乌克兰的“口粮钱”变成了自己的军费。更聪明的是,他们还用粮食换伊朗的无人机零件、换朝鲜的炮弹技术,不用花美元,直接以物易物,完美绕开了西方的制裁。   工业和能源设施更是“摇钱树”。扎波罗热核电站是欧洲最大的,发电量占乌克兰的五分之一,俄军占了之后,不光能给占领区供电,省了自己的发电成本,还能拿供电的事儿吓唬乌克兰,成了谈判的筹码。   顿巴斯的老工厂也被改成了坦克维修车间,前线坏了的装备当天就能修好,不用从莫斯科千里迢迢运零件,运输费都省了一大笔。这些操作下来,打仗的成本降了,收入却多了,正好能补上损失。   俄军在基辅附近摆着部队,也不是闲着没事干。他们破坏了敖德萨到基辅的铁路,还在切尔尼戈夫州埋了地雷,把西方给乌克兰送武器的路堵得死死的。外援物资堆在波兰运不进来,慢慢就成了废铁,乌克兰的战斗力自然就弱了。这样一来,俄军不用硬攻基辅,就能拖住乌军,自己安安稳稳地去占那些有资源的地方,简直是一举两得。   西方也想拦着俄罗斯卖这些资源,搞了禁令,可俄军有的是办法。煤炭运到哈萨克斯坦换个包装再卖,粮食通过土耳其港口中转,照样能卖出去,2025年下半年这些货物的流量反而涨了65%。等于西方的制裁没起多大作用,俄罗斯照样靠占来的领土赚钱。   这么一看就明白了,俄军不是打不下基辅,是根本没必要。打首都只能赚个名声,占资源区才能真金白银地弥补损失。现在他们手里攥着乌克兰63%的煤矿、42%的金属矿,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工业产出,既解决了眼前的财政危机,又为长期对峙攒了资本。   这哪是犹豫,分明是算得清清楚楚的算计——与其在首都打一场亏本的硬仗,不如先把值钱的地盘抢到手,把损失补回来再说。   说到底,俄罗斯这是被战争损耗和西方制裁逼出来的法子。基辅再重要,也不能当饭吃、当钱花,可那些有矿、有粮、有工厂的领土,却是能实实在在填窟窿的“硬通货”。所以迟迟不对基辅出手,压根不是没本事,而是野心更大,想要用这些领土把打仗亏的钱都挣回来,甚至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