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房间里充满了用过的卫生纸,她在遗嘱中却写明:“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 张爱玲1920年出生在上海,原名张煐,家里背景说起来可真挺复杂的。她老爹张廷重是清末翰林的儿子,按说也是书香门第,可偏偏染上了鸦片瘾;她老妈黄逸梵就新潮多了,受过西式教育,还跑去法国留过学,思想跟那个年代的一般女性完全不一样。小时候她跟着家人搬到天津住过一阵子,那会儿老爹还没彻底沉沦,教她读唐诗宋词,四岁就把她送进学堂,中文英文一块儿学,算是开蒙很早的了。 1924年是个坎儿,张廷重把自己关在鸦片房里的时间越来越长,家里的事不管不顾。黄逸梵看着实在没办法,干脆收拾行李又出国了,这下家里彻底没了主心骨,乱得像团麻。直到1927年母亲才回来,带着一身巴黎香水味,把一家人又拉回了上海。可裂痕已经有了,1930年俩人还是离了婚,张爱玲和弟弟张兆和就判给了父亲。 跟着老爹过日子的那些年,张爱玲后来在文章里写过不少。张廷重把前清遗老的派头学了个十足,书房里摆着线装书,却总在下午三点准时歪在烟榻上。后母孙用蕃进门后,家里的气氛更怪了,弟弟兆和被送去寄宿学校,张爱玲成了那个多余的人。有次她得了痢疾发烧到四十度,后母非说她装病,老爹居然真把她锁在楼上,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好在她从小就爱看书,旧书堆里翻到《红楼梦》,一看就入了迷。八岁写《摩登红楼梦》,十二岁在校刊发表小说,文字里那股子机灵劲儿藏都藏不住。母亲偶尔会来看她,塞给她几块钱,让她去买英文小说。有次黄逸梵带她去看电影,出来时摸着她的头说:"你要学会独立。"这句话,张爱玲记了一辈子。 后来她总算逃出来了,跟母亲住在一起。黄逸梵教她弹钢琴、学英文,可母女俩脾气都犟,为了学费的事没少吵架。张爱玲穿着母亲留下的旧旗袍,在圣约翰大学旁听,课余给杂志写稿子换生活费。1943年,《沉香屑·第一炉香》在《紫罗兰》杂志发表,整个上海文坛都惊动了。那个躲在静安寺公寓里写稿的年轻姑娘,突然就红了。 她笔下的曹七巧、白流苏,一个个活得又痛又清醒。可现实里的张爱玲,却在感情里栽了跟头。跟胡兰成那段纠葛,让她把"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写进了情书。后来她远走美国,嫁给赖雅,在异国他乡照顾瘫痪的丈夫,靠翻译和写剧本勉强糊口。 晚年的张爱玲越来越孤僻,搬家成了常事,说是怕跳蚤。她把自己藏在洛杉矶的小公寓里,窗帘常年拉着,信箱里塞满了未拆的信件。去世前半个月,她还在给朋友写信:"我已经没有力气再往前走了。" 那个写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的天才作家,最终真的把自己活成了一件被时光蛀空的旧衣。遗嘱里那句"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或许是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体面——就像她笔下那些人物,纵有千疮百孔,也要守住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