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精神科主任说的话,后背直发凉。 他说,当一个人病久了,“病人”这个身份,就成了他最安全的壳。 就像一件又破又旧的外套,虽然不怎么挡风,但至少熟悉。 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女儿。本该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却把日子过成了昼夜颠倒的循环。每天熬到天亮才睡,下午才慢悠悠起床,脸色苍白,眼神涣散,整个人憔悴得像老了十岁。 过去几年,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救她”上。带她看遍大小医院,熬汤做饭无微不至,好话说尽了,脾气也发过了,她永远温顺答应“妈,我今晚就早睡”,可房间的灯,照旧亮到天明。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很小很小的声音,小到我都不敢承认,甚至想骂自己恶毒——她是不是,根本不想好起来? 直到看到主任说的那些话!“生病”真的是个太完美的理由了啊!做不好工作,因为我病了;不想社交,因为我病了;不想面对成年人的压力,因为我病了。躲在这个壳里,虽然痛苦,但至少不用去拼、去闯、去承担责任。 更让人疼心的是,生病还能换来“好处”——家人的小心翼翼、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有所有人都自动降低的期望。这些无形的“奖励”,让她在潜意识里,根本舍不得放手。 原来我那些不敢说出口的揣测,不是我坏,是直觉。原来通往康复的门,从来就没上锁。 是她自己,一只手捂着伤口喊疼,另一只手,死死地把着门,不肯推开。 作为妈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强行拉她出来怕伤了她,放任不管又怕她一直困在里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