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今天的成都冬日暖阳,我特意选用了一把精致的荣昌安福陶的石瓢壶,用来冲泡来自云南的

今天的成都冬日暖阳,我特意选用了一把精致的荣昌安福陶的石瓢壶,用来冲泡来自云南的滇红大金针。 为什么选这把壶? 这把壶泥料是荣昌特有的红泥,色泽温润,质感质朴。 壶身稳重,线条利落,恰是经典的石瓢器型,寓刚劲于圆融之中。 壶上寥寥数笔,刻着几竿疏竹,更添了几分清雅气韵。 我觉得,用它来冲泡滇红那般醇厚甘甜的茶汤,是再般配不过的。 器的沉静,衬出茶的香远;泥的质朴,正可容纳味的丰饶。 说起这荣昌安福陶,它虽不如宜兴紫砂那般名满天下,却是实至名归的“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它产自重庆荣昌的安富街道,其陶器素有“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亮如镜”的美誉。 这份独特,源于那片土地上得天独厚的馈赠——沿鸦屿山脉分布的优质陶土“泥精”,这泥料可塑性极强,且细腻致密,是造物的上佳材质。 提及此处,心中不免升起一丝亲切的慨叹。 我的家乡隆昌,与荣昌仅一河之隔,两岸的泥土本出同源。 然而,故乡的泥土多被用来制作敦实朴拙的泡菜坛子,虽也实用,却终究囿于一方天地。 而荣昌的匠人们,则用“水飞法”等精细工艺,将这泥土锤炼得愈发细腻如膏,最终点土成金,让它从家常的坛罐,升华为案头清供、茶席雅器,登上了“四大名陶”的殿堂。 这其中的差别,或许并不仅在泥土本身,更在于看待与使用这泥土的眼光与胸怀吧。 多年前,我与先生曾为此壶,专程去了一趟荣昌。 在一家琳琅满目的小店里,我于万千器皿中,一眼便相中了这把石瓢壶。 它静静地立在那里,不争不抢,与我气场相合,仿佛一场等待已久的邂逅。 如今,它在我家中已陪伴多年,与另一把紫砂壶“美人肩”一样,是我专用来侍奉红茶的知己。 此刻,阳光透过窗棂,温润着壶身。 我将那金黄披毫的滇红大金针投入温热的壶中,注水、出汤。 茶汤从壶嘴倾泻而出,红亮透彻,蜜香随之氤氲满室。 一杯入口,甜滑醇厚,暖意直透心底。 壶因茶的滋养而更显温润,茶因壶的包容而愈发香醇。 这不仅是器与茶的相逢,也是一段乡土记忆的温存,更是一份在静好岁月中,为自己寻得的一份怡然自得。 欢迎关注@丁丁的慢时光 石瓢泡茶壶 荣昌壶 茶生活 记录我的2025 茶分享每天的感悟 分享每天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