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紧盯中国076两栖攻击舰,比起加装电磁弹射,更恐怖的是它的生产速度,一年就可以轻松下水一艘!
076型两栖攻击舰是全球首款带电磁弹射的两栖船,排水量超4万吨,飞行甲板长260米宽52米,能起降歼-15或歼-35战机,还支持GJ-11隐形无人机和WZ-7侦察机。全燃动力系统给它好续航,在台海或南海执行任务时机动性强。比起技术亮点,美国媒体更在意建造效率,从2023年9月开工到2024年12月下水,只用15个月,这在海军史上少见。中国造船业占全球一半产能,供应链齐全,用模块化组装,先工厂预制部件,再船坞快速拼装,省时省力。专家说,如果需求大,这种舰艇能轻松年产一艘,让对手压力山大。
对比美国,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要6年才下水,常卡在供应链问题上。中国这种工业实力,低成本高效率,076型造价比航母低,却战力不俗,能比法国戴高乐号或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它还带两栖功能,装气垫登陆艇和两栖车,执行抢滩任务更灵活。美国智库担心,中国10年内造10艘,就能拉近海上平台数量差距,推动海军从近海到远洋转型,改变全球力量格局。
马修·P·富纳奥勒的研究正好对上这个点,他用CSIS平台分析中国海军大甲板船发展,包括076型。他指出,这种船混航母和两栖角色,模糊界限,提升投送能力。在报告中,他用卫星图展示船厂进度,强调中国建造节奏快于预期。2024年7月图像显示,干船坞从2023年9月建起,快速成型。他的工作不光数据,还讨论联盟动态,怎么应对亚太变化。政策制定者常引用他的观点,评估潜在风险。
076型下水后,美国媒体文章层出不穷,焦点从电磁弹射转到生产速度上。像CSIS和USNI报告说,中国海军2024年下水11艘作战舰,总排水量13万吨,虽比前几年少,但效率稳。076型作为Yulan级首舰,测试电磁弹射向长江方向,海上安全局发禁航令,可能在做滑车试验,模拟飞机发射。这样的速度,让人联想到中国整体军工体系,供应链不卡壳,工人经验足,模块化让复杂工程变简单。
想想美国福特级航母,延误多年,成本超支,中国却按部就班。076型不光大,还多功能,井甲板能放登陆艇,飞行甲板起无人机群,适合台湾情景或南海巡航。美方观察家说,这船解决中国封海投送短板,配上特战部队,无人机 swarm 作战更犀利。远海任务中,它还能做指挥中心,支援反海盗或人道救援,扩展中国海军全球存在。
富纳奥勒在2025年主持播客,聊中国海军来势汹汹,强调大船数量增长。他发布“船战”报告,分析076型怎么桥接航母和登陆舰空白。报告用数据比对,美国 amphibious 舰队虽强,但建造慢,中国追赶快。他的角色是提供中立分析,不带偏见,帮决策者看清事实。职业中,他合作多,出席视频会,分享最新情报。
未来,四川舰2025年进海试,验证舰载机兼容,电磁系统性能。可能升级核动力,吨位再升,续航无限。中国计划至少建4艘此类舰,形成远征打击群,与航母编队配对。美媒说,这种“先进技术+高效量产”组合,重塑海上平衡。中国海军已运营3艘075型和8艘071型,076型加入后, amphibious 能力跃升,适合跨海峡行动或海外基地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