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市医保领域五大核心指标实现同步下降

11月11日,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获悉,1至9月,全市普通住院结算人次同比下降11.95%,住院医疗总费用同比下降10.59%,住院医保基金支出同比减少13.54%,住院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88个百分点,平均住院床日同比下降1.01%。实现五大核心指标同步下降的改革成效,得益于我市以“医保改革提升年”“基金监管提升年”“医保服务提升年”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化DIP改革,让基金高效运转与群众负担减轻的双重目标成为现实。

DIP付费,即按病种分值付费,根据年度医保总额预算、医保支付比例及各医疗机构病例的总分值计算分值点值,形成支付标准。这种方式促使医疗机构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从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患者负担。

2022年起,我市全面启动以DIP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市医疗保障局不断推动医疗机构由以量取胜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引导加强医院行业内部管理,充分发挥市本级和县市区龙头医疗机构作用,建立市、县、基层三级培训体系,全市自主常态化培训交流机制基本形成。同时,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制度,加强基金运行分析,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每月对系统数据和基金运行情况进行整理和融合,瞄准基金预算执行情况、住院率、住院人次、实际报销比例、次均费用、住院资金支付流向、基金支出增长率等主要指标进行重点分析,科学研判基金运行趋势,并出具分析报告发送给医院和县市区医保部门,每季度召开数据发布会。通过用“数据说话”,让医院知道用了多少基金,还有多少基金,哪些地方数据异常。通过数据公开,让医疗机构和县市区医保部门时刻保持危机意识,主动配合加强基金管理。

在加强监管方面,我市成立市级智能场景监控中心,覆盖全市住院、康复理疗、精神康复类等重点领域监控预警、数据采集,完善远程查房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重点对疑似存在低标入院、挂床住院的情形进行线上核查10.89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实行24小时监管,有效防止基层医疗机构挂床住院情况。2024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平均住院人次下降19.03%。

近年来,我市通过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促进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到呵护“小的”、照顾“老的”、保障“病的”、支持“新的”、挤掉“虚的”,用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2025年4月,在全省医药相关工作专题会上,益阳医保部门做先进经验分享。“支付方式改革有助于抑制过度医疗,规范诊疗行为,最重要的是引导医疗机构合理施治,降低患者看病负担。”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一泽告诉记者,此次改革对医疗机构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医院多次优化调整病种结构、绩效分配、薪酬模式等,确保患者的利益。2024年,该院住院患者的平均费用同比下降11.7%,门诊患者的平均费用同比下降9.3%,就诊群众报销比例同比提高24.92%。

支付方式改革还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赫山区兰溪镇中心卫生院抓住改革机遇,一改以往多开单的观念,转向替病人看好病、管好钱,做好健康卫士。近年来,该院做强高血压、糖尿病等基层优势病种,同时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大力发展针灸、推拿、按摩、康复等中医药服务项目,特别是聚焦重点人群,增设血液透析中心,让肾衰病人在家门口透析,在一众乡镇卫生院中形成了特色优势。该院血透病人从2023年的月均接待20人次,上升到了目前的月均8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