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位越南教授说:虽然我不喜欢中国,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是黄种人里唯一敢和白种人叫

一位越南教授说:虽然我不喜欢中国,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是黄种人里唯一敢和白种人叫板的国家。是中国人让黄种人在世界上挺起了脊梁。亚洲多次被白种人侵略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不是有中国挡着,亚洲会再次被白种人瓜分。 阮教授直言,自己其实并不喜欢中国,但心里得认账,在所有黄种人里,中国是唯一一个真敢跟白人霸权掰手腕的国家。 他还说,是中国人让黄种人在世界上真正挺起了脊梁,想想亚洲历史上多次被白种人侵略的经历,要是没有中国在中间挡着,整个亚洲说不定还会被重新瓜分。 这话乍一听有点直接,但回头想想历史,还真挺有道理的。几百年前西方殖民者到处扩张的时候,亚洲不少国家都没能逃过被吞并的命运。荷兰把印尼占了那么久,法国硬生生吞了越南,还有不少地方要么成了殖民地,要么被划分势力范围,整个地区都被压得喘不过气。 唯独中国,虽然近代以来被欺负得够惨,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路下来国力衰败、民不聊生,但始终没被彻底吞掉,只是沦为了半殖民地。 为啥中国能扛住?不是运气好,而是从没想过躺平认输,也没打算跟着别人的路子走到底。 那会儿国人心里很明白,西方的技术、武器比我们先进,得学,但学不是为了变成他们,而是为了能顶住他们的欺负,这就是老辈人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像有些国家,学着学着就把自己的文化根儿丢了,中国不管是学技术还是学制度,始终没忘了自己是谁。 而且中国人的骨头从来没软过。从三元里老百姓自发拿着锄头扁担反抗英军,到甲午海战里那些明知实力悬殊还拼命冲锋的海军将士,再到十四年抗战中,不管是军队还是普通百姓,宁愿挨饿受冻、抛家舍业,也没放弃过抵抗。 这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不服输,就像一道看不见的墙,把中华文明的根给护住了,没让它在殖民浪潮里断了传承。 真正让全世界对中国、对黄种人刮目相看的,还得是朝鲜战争。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打了那么多年内战,工业底子薄得可怜,连像样的武器装备都造不出来。 而对手是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飞机大炮应有尽有,双方实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谁都没想到,志愿军战士穿着单薄的棉衣,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里啃着冻土豆,靠着夜战、迂回穿插的战术,硬是把敌人从鸭绿江边一路打回了三八线。 上甘岭战役里,美军扔了190万发炮弹,把山头都削低了几米,却始终没能拿下那片小小的阵地;长津湖畔,整连的战士趴在雪地里伪装,最后冻成了栩栩如生的“冰雕连”,连对手都忍不住肃然起敬。 这一仗,不光是打赢了一场战争,更彻底砸碎了“东亚病夫”那个侮辱人的牌子,用实打实的战绩证明,黄种人的军队一点不比任何人差,黄种人也能在战场上赢得尊重。 更难得的是,中国赢了之后,没走上那些强国“强大了就扩张”的老路。 看看二战后的五大战胜国,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侵略史的国家。当年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威风,如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建设力量。现在中国的工业实力确实厉害,听说能比得上G7的总和,但这些力量没用来欺负人,而是用在了正地方。 中老铁路让东南亚国家的交通更方便,港口里的起重机帮着各国搞贸易,海军舰队在亚丁湾为各国商船护航,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对越南这样的邻国来说,中国的市场和投资更是实实在在的机会。阮教授也算了这笔经济账,中国的发展不是独吞好处,而是带着周边一起往前走,给邻居们提供饭碗、创造机遇。 这种强大,已经不是当年那种只求自保的硬气,而是能给别人赋能、一起变好的力量。 在安全上也是如此。阮教授说的“安全账”很实在,中国在南海的立场,看着是维护自己的权益,实际上是帮整个东南亚挡住了那些想重新回来搅局的外部势力。 以前殖民者就是从海上过来瓜分亚洲的,现在有中国在,周边国家就不用再担心被外部势力随意拿捏。就像最近中俄在日本海军演,摆出的就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姿态,这不光是保护自己,也给整个亚洲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 中国的崛起不是要抢谁的位置,而是改变了世界上只有一种声音、一种发展模式的局面。西方总觉得强大了就该称霸,就该欺负弱小,但中国用行动证明,强盛不一定意味着欺凌,历史上那种弱肉强食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这个世界不一定非得是你死我活的“丛林”,也可以是大家互相尊重、一起发展的家园。 阮教授的话虽然直白,甚至带着点复杂的情绪,但不得不承认,他说到了关键。 中国敢跟霸权叫板,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带着整个黄种人的尊严在抗争;中国挡住外部势力,也不是为了自己独大,而是让亚洲国家都能有自己的主权和发展空间。 这种不卑不亢、不欺弱小的强大,才真的让黄种人在世界上抬起了头,也让整个非西方世界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不用跟着别人的路子走,也能活得有底气、有尊严。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89期:欧洲重新思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