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江南雅乐萦绕四季,丝竹传承奏响时代新韵!2025年上海江南丝竹雅集活动在沪收官

摘要:2025年上海江南丝竹雅集活动圆满收官。

11月18日,作为“千茶雅会艺韵天成——江南丝竹雅集”的最后一场,“冬藏・五谷丰登”在浦东老宅举办。随着这场雅集活动的结束,历时一年的2025年江南丝竹雅集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丝竹声与老宅古韵相映成趣

来自浦东新区的康文国乐社、普陀区的长征青年丝竹爱好联盟带来《新行街》《欢乐歌》等作品,乐师们默契配合,旋律时而轻快灵动,勾勒出五谷满仓的喜庆图景。在冬日那蕴藏着无限生机与希望的氛围里,江南丝竹雅集宛如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让丝竹声与老宅古韵相映成趣。

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历经两年打磨的曲集——《丝竹咏江南》也在这场雅集活动中发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朱静波向江南丝竹的民间乐社、青年传承人、学校传承团队和指导教师等代表们逐一赠书,让这份文化馈赠传递到丝竹艺术传承的各个环节,希望大家能够以曲集为媒,深耕江南丝竹的艺术根脉,让这份流淌在江南水土里的雅韵,既守得住传统风骨,又焕发出时代新声,让更多人听见江南、爱上丝竹。

串联起江南四季的自然之美

据悉,2025年江南丝竹雅集系列活动贯穿“春耕・春和景明”“夏耘・惠风和畅”“秋收・花好月圆”“冬藏・五谷丰登”四个季节,用传统即兴演奏还原雅集本色,让大家在四季流转中感受江南音乐和生活美学的深邃意境。而《丝竹咏江南》新书的发布更为江南丝竹吸引新人群、融入新生活注入持久动能。

上海的江南丝竹团队遍布全市12个区,传承人恪守岗位,团队发展日新月异,但与其他的传统音乐形态一样,不可避免的面临团队数量萎缩、队员年龄偏大,基层活力不足等问题。作为江南丝竹的国家级项目保护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了“千茶雅会艺韵天成——江南丝竹雅集活动”。

“冬藏・五谷丰登”在浦东老宅举办。受访对象供图

“雅集”是江南丝竹爱好者以乐会友、切磋技艺的重要形式,被誉为“优雅的人际交往方式”。这是老一辈丝竹人,对交流的极致推崇,也道出了雅集背后深厚的文化意蕴。每一次围坐合奏,不仅是技艺的切磋,更是代际之间情感与精神的传递。

这一年的四季雅集,正是对“千茶”之约的生动践行。雅集不仅串联起江南四季的自然之美,更构建起“轮值交接、全域联动”的活动机制——从松江到徐汇,从闵行到浦东,各区非遗保护中心依次交接承办权,全市20余支丝竹团队通过传统交流展演轮番亮相。同时依托这个机制,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在雅集期间,对相关的团队、传承人做了口述采访记录,保留珍贵影像和口述资料,共完成了12支团队、24位传承人的记录工作,为后续研究与传承奠定基础。

曲集发布、注入传习新动能

在雅集活动中首发的《丝竹咏江南》曲集历经两年打磨,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传播、传承、发展江南丝竹美好愿景的投射。

为进一步普及推广江南丝竹艺术,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以传习江南丝竹为乐的良好风尚,曲集编撰以适合青少年演奏、让青少年喜爱为导向,兼顾了在民间广有传播且均有配器的传统作品和脍炙人口的创新作品,体现传统之新韵,新作之古风。同时,还邀请专业乐队为每首乐曲配上录音,供参照学习,方便每个社区、学校的江南丝竹团队有的放矢地选择合适曲目。

《丝竹咏江南》在编撰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各位传承人、专家及江南丝竹爱好者的大力支持。作为一本鲜活的江南丝竹音乐曲集,它为每一位江南丝竹演奏者搭建了起点,帮助大家由了解而心生欢喜,因喜爱而提高技艺,从江南丝竹的风格、韵味中获得自我表达、抒发情感、愉悦心灵的途径。

书写丝竹传承的上海答卷

从江南丝竹展演的持续举办到《丝竹咏江南》的编撰出版,背后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年来对江南丝竹保护与传承的系统性布局与深耕细作。

作为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南丝竹”的国家级保护单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统领着全市江南丝竹保护工作。从2006年开始,该中心就在前期普查和搜集整理工作基础上,3次制订了《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工作五年规划纲要》,建立了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工作办公室,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并从机制建设、团队培育、传播推广多个维度入手,建设了24个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建立了长三角中小学江南丝竹联盟和长三角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积极结合重大活动各类平台广泛宣推,力争恢复江南丝竹的文化生态,促使让它稳固地扎根民间。

江南丝竹的传承。受访对象供图

江南丝竹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队伍新老并行、作品新老并举,“传统不守旧,创新不离根”是其旺盛生命力的来源。江南丝竹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对和谐文化精神的弘扬。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江南丝竹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每一个平台、每一次宣推、每一场雅集、每一首新创曲目的演绎,让人们在丝竹声中感知江南文脉,体悟集体协作之美,为城市文化记忆的延续注入源头活水。

头图:丝竹传承奏响时代新韵。受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