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不其然。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如果突然宣布了要冲刺2028,这并不意外。

果不其然。 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如果突然宣布了要冲刺2028,这并不意外。 2023年他到中国走了一圈,行程里把新能源、交通、地方合作排得很密,话题都落在能落地的项目上。加州体量在全球排前列,中国又是加州的重要买家和供应地,这条线他一直拽得很紧。 往前翻,关税风波一来,加州就把材料递到联邦层面,理由很直接:本州企业的单子被打乱,农产品出货受挫,码头空期开多了就是损失。这不是喊口号,是实打实护住自家盘子。 视角换到硅谷,苹果、谷歌这些头部公司在中国既有市场也有供应链,纽森的做法更像把合规和数据安全拎出来谈,而不轻易一刀切。他的底层逻辑是把收益算清楚,少做伤本州饭碗的决定。 同一时间,他又喜欢在台上和对手掰手腕。汽车排放这一块,2024年联邦法院裁定加州可自定标准,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把时间表和指标压得很细,这套做法其实就是把赛道边线先划好。 参照欧洲推进燃油车退出的节奏,再对比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在2023年已超过三成,纽森看得很清:谁握住新车、充电、回收这些环节的话语权,谁就能带着全球供应商一起跑。他会把这套标准思路推得更远。 在高科技限制上,他大概率还是“点名制”。不搞一刀切,而是盯着关键企业、关键零部件下手,类似当年针对华为芯片的做法,表面讲流程,实际把对手从链条里挤出去。 这套“软刀子”不显山不露水,但落到企业就是清单、许可证、原产地门槛的组合拳。你跑得慢一点,合规成本就上来了,订单自然往别处流。 反过来看,中国企业在手机、光伏、储能、电动车等行业扩产很快,海外市场打开得也不慢。近两年欧美讨论更高的关税和更严的本地化比例,这正好对上纽森过去的路数:用规则管方向,用门槛调速度。 如果2028年他真坐进白宫,外部环境不会骤冷到结冰,但会更偏向“按条款做事”。该谈的照谈,但关键处处处设卡。 应对上,第一块是硬件底座。能换得下来的核心零部件尽量国产化,换不下来的先把第二来源稳住,把断点变成慢点。 第二块是订单来源。稳住亚洲、拉好中东和拉美的新客户,把单子分散开,降低对单一区域的依赖,别把船都停在同一个港口。 第三块是新赛道规则。电池回收、充电接口、车规芯片这些口子要主动参与定标准,争取把自家方案写进各类准入清单。 纽森的三张面孔——护盘的管家、好斗的党内新星、爱用规则的操盘手——会同时出现,这不矛盾。理解了这一点,判断他的下一步就不难。 与其盯着他会说什么,不如把注意力放在他会怎么落条款。我们把产能、技术、市场三根梁架稳,他的软刀子就扎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