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体育学院亚运馆内,红蓝交织的灯光渲染出浓郁的赛博朋克风格。主持人报幕时总是习惯性地拖长尾音,并不时穿插英文,为现场增添了几分国际化的感觉。
裁判席后方的中控台边,唱片骑士(DJ)不断调节着各种旋钮,烘托起现场热烈的氛围。强劲的低音震动贯穿整个场馆,带来近乎夜店或乐队现场的沉浸式听觉体验。唯有大屏幕上活泼的吉祥物“喜洋洋”与“乐融融”,不断提醒着所有人这里是全运会霹雳舞比赛的赛场。

郭朴(左)与刘清漪(右)在决赛中直接对话(本报记者王竟成摄)
参赛选手们在造型装扮上都经过精心设计,尽显潮流风范。她们以一对一的形式轮番上阵进行对抗,随着音乐即兴展示舞技,空气中隐约弥漫着“挑衅-回应”的火药味。裁判根据选手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胜者获得晋级资格,这正是霹雳舞典型的“斗舞”赛制。
充满活力的比赛形式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赛,早已完成全运会比赛任务的跳水名将全红婵也亲临现场,为好友刘清漪加油助威。全红婵毫不掩饰自己对霹雳舞的喜爱,在2024年举办的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她曾与刘清漪同台献技共展舞姿。

全红婵也出现在看台上为刘清漪助威(视觉中国)
经过多轮激烈角逐,郭朴与刘清漪共同站上了决赛的舞台。三个月前的世界运动会上,两人就曾在决赛相遇,当时郭朴技高一筹。但这一次,刘清漪以一套流畅有力、极具感染力的动作征服裁判,成功摘得金牌。
作为根植于嘻哈文化的街头艺术,霹雳舞长期在民间发展。2020年12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将其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标志着这项运动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随后在2021年全运会和2023年亚运会中,霹雳舞连续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刘清漪在这两场大赛中均夺得金牌。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刘清漪再创佳绩收获一枚铜牌,这位刚满20岁的年轻选手堪称当前中国女子霹雳舞领域的领军人物。

一块亚运会金牌、一块世锦赛银牌、一块奥运会铜牌,刘清漪是中国女子霹雳舞的领军人物(本报记者王竟成摄)
然而,霹雳舞的奥运之旅终是“昙花一现”。在巴黎短暂亮相后,霹雳舞又将暂别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不过,奥运会席位的变动,并未动摇舞者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这并不会影响我的选择,我会继续在霹雳舞的道路上坚持下去。”郭朴在赛后访谈中坦言,“霹雳舞能让我充分表达个性与内心想法,听到音乐做出自己喜欢的动作,我每一刻都很享受。”
尽管奥运之路暂遇波折,仍有选手怀揣期待,获得第四名的江苏选手丁静慧表示:“以后还是会继续走霹雳舞的道路,期待下下一届奥运会,霹雳舞还能再有机会回归。”
(本报广州11月18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