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市文化馆立足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职能,在品牌活动创新、群众文化繁荣、非遗保护传承、服务效能提升等多方面精准发力、精耕细作,推动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文旅康养样板城市注入强劲动力。
“悦舞动·yeah快乐”全民广场舞展演。(资料图片)
品牌创新
激活群众文化活力
“能在这么美的民宿里,伴着山间清风聆听如此美妙的民乐演奏,这种体验太独特了。”5月16日,市文化馆策划承办的“当民乐遇上民宿—2025民宿音乐夜”活动在太行锡崖沟旅游度假区启动,并由市文化馆组建的专业民乐团队在花美时民宿举办了首场民乐演出,《彩云追月》《渔舟唱晚》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与山间晚风星光灯火交织,为游客勾勒出乡村夏夜最动人的模样。
今年以来,市文化馆突破传统服务模式,打造系列特色文化品牌,让场馆从静态“文化容器”蜕变为动态“精神磁场”。首创的“民宿音乐夜”活动,精选陵川锡崖沟、高平釜山等20家精品民宿,选派专业民乐团队开展20场沉浸式演出,在山水环绕的民宿间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持续提升晋城民宿知名度。同时,“来文化馆开心过周末”脱口秀活动融合了本土方言段子、专业脱口秀与默剧元素,以“零距离”互动让市民在欢笑中感受城市文化魅力,脱口秀持续火爆,全年累计举办40场。对文化滋养艺术疗愈进行进一步创新,“音乐新空间”采用“内圈参与+外圈旁听”模式扩大受众覆盖,“书画新空间”创新拓展至柳氏民居、历山景区等地,开展室外写生交流,全年累计举办活动20期,参与人数达700余人,该项目获评市级“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擦亮“悦乐音乐会”品牌,推出新年音乐会、“花开未来”童声演出、俄罗斯钢琴家独奏会等12场高品质演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艺术需求。
提质增效
惠民服务掀起热潮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太幸福了!”8月10日晚,由市文化馆举办的2025年全民广场舞展演圆满落幕,市民刘晓娟希望以后能够多看到这样的活动。
今年以来,市文化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策划各类文化活动,让惠民服务覆盖城乡、直达基层。“悦舞动·yeah快乐”全民广场舞展演连续举办14晚,700余名舞者同台竞技,逾万人次参与,点燃了全民文化热情;举办“一县一品牌”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优秀器乐艺术展演、广场舞大赛等特色活动,形成全域文化繁荣生动格局;承办的“太行山上过大年欢天喜地闹元宵”民俗展演活动中,六县(市、区)12支文艺团队献上传统年俗与非遗特色节目,吸引万余人次观演;精心策划“以乐会友乐响晋城”“沉浸体验笑聚晋城”等五大板块13项活动,线上线下联动为群众送上丰盛文化盛宴。同时,持续优化免费公益课,开设舞蹈、书法等18个门类23个班级,提供759课时免费培训,吸引2.4万余人次参与,增设的10个夜校及假日班精准满足不同群体时间需求,场地免费预约服务达248次,服务人群较去年增长约27%。
非遗传承
文艺创作焕发新机
今年以来,市文化馆聚焦精品创作与文化传承,推动本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上党八音会新创曲目《庆丰收》作为山西省唯一音乐类作品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书画创作亮点频出,多位艺术家作品入选省级、全国展览,晋城书画院荣获“山西书画院联盟优秀组织奖”;摄影作品《耍火龙》(组照)入选2025“中国年味”全国纪实摄影大展,《黑石岭扛桩》入选第十四届艺术节摄影作品展,充分展现晋城文化创作实力。
同时,扎实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复排上党八音会古曲30首,组织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共同参与,赴六县(市、区)景点、公园、广场开展6场巡演,有效扩大非遗项目知晓度和影响力;积极组织非遗项目参与各类交流展示活动,让本土珍贵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