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1 月 19 日,德国政府发布了首个国家太空安全战略,直接把太空安全列为 “核

11 月 19 日,德国政府发布了首个国家太空安全战略,直接把太空安全列为 “核心政治任务”。按照国防部公报,这个战略主要抓三件事:盯着太空里的危险和威胁、跟国际伙伴合作守秩序、打造威慑力和防御能力,背后还砸了 350 亿欧元(约合 410 亿美元)的大手笔,计划 2030 年前落地。 德国为啥突然这么重视太空安全?说穿了是被逼出来的。现在太空早就不是单纯搞科研的地方了,成了大国竞争的 “新战场”。德国自己就遇到过麻烦:军用通信卫星被俄罗斯卫星 “贴身跟踪”,租用的通信卫星遭黑客攻击,导致近 6000 台风力涡轮机停摆,这些事儿让他们彻底慌了神。而且现在不管是通信、导航,还是经济活动、国防安全,都离不开太空服务,一旦卫星出问题,整个国家都可能受影响。更关键的是,德国之前在太空领域严重依赖美国,怕哪天被 “断供”,所以急着要搞 “太空自主权”。 这次的 350 亿欧元可不是乱花的,分三个阶段搞 “太空盾牌”:第一阶段先整合资源,2026 年组建卫星作战指挥中心,搞小型卫星快速发射技术,解决现在发射要排队的问题;第二阶段给卫星加 “防护盾”,搞加密通信、多重备份,还会用人工智能帮忙识别和规避威胁,有点像学 “星链” 的思路,卫星坏了能快速补上;第三阶段更直接,要研发激光武器、在轨拦截这些前沿技术,初步具备太空作战能力。简单说,就是从 “能看见威胁” 到 “能防住威胁”,再到 “能反击威胁”。 除了自己搞,德国还想拉着别人一起干。战略里明确要跟北约盟国、欧盟伙伴密切合作,预算里 40% 都要用来搞欧盟联合项目,比如跟法国一起研发反卫星技术,跟波兰、西班牙共建太空监测网络。这背后其实是想借着合作,巩固自己在欧洲太空领域的主导地位,毕竟法国一直是欧盟航天的 “老大”,德国这次砸重金,也有争话语权的意思。 不过这事儿想成也不容易。首先钱是个大问题,350 亿欧元要分几年投,德国政局要是有变动,能不能持续投入还不好说;其次技术和工业基础跟不上,现在德国没自己的导弹预警卫星,发射火箭也得靠别人,核心技术还依赖美国;再者,法国对德国的主导意图有点抵触,美国也不想轻易放开太空领域的优势,这些都可能拖后腿。 说到底,德国搞这个战略,既是为了防风险、保安全,也是想借着太空领域的投入,提升自己在欧洲和全球的话语权。但太空军事化只会让竞争更激烈,最后能不能如愿,还得看技术能不能跟上、合作能不能谈拢,毕竟砸钱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太空安全,不是靠 “比谁的武器厉害” 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