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1)的主办权有了新动向:争了三年的澳大利亚,突然宣布弃权,同意让土耳其来主办。 澳大利亚之前态度挺坚决,一直想和太平洋岛国一起主办,重点关注这些岛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威胁。毕竟太平洋岛国是气候变化的重灾区,澳大利亚想借着主办权,巩固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改善自己之前在气候议题上的国际形象。而土耳其这边,也有自己的优势,作为横跨欧亚的国家,地理位置特殊,还能连接不同地区的气候诉求,这些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也有不少进展,早就憋着劲儿想通过主办大会提升区域影响力。 现在澳大利亚突然弃权,嘴上说的是 “支持多边体系”,其实也是务实的选择。一方面,要是一直僵着,最后谁都办不成,反而让德国捡了便宜,不如主动让步,还能落个顾全大局的名声;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也没完全退出,提议自己的部长当峰会主席,还想主导政府间谈判,相当于 “让了主办权,没让话语权”,照样能在气候议题上发挥作用。另外,太平洋岛国还会在峰会前办前会,也能让这些脆弱国家的声音被重视,这也是澳大利亚之前一直想争取的。 对土耳其来说,这算是如愿以偿。要是能顺利主办,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气候治理成果,还能借着大会平台,加强和各国的合作,尤其是在气候融资、技术转让这些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上发声。而对全球气候治理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打破僵局 ——COP31 要讨论不少重要议题,比如气候适应资金分配、国家自主贡献更新等,早点确定主办方,才能让后续筹备顺利推进,不用再为无关紧要的争夺分散精力。 气候问题是全人类的事儿,COP31 的核心不是谁来主办,而是能不能让各国坐下来好好谈,拿出实在的行动。澳大利亚弃权,避免了两败俱伤的局面,也算是为多边合作让了路。接下来就看土耳其怎么组织,澳大利亚能不能在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毕竟不管谁牵头,能真正推动气候行动,才是大家最想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