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距离地球145光年的一颗白矮星(编号LSPM J0207+3331),正在慢悠悠

距离地球145光年的一颗白矮星(编号LSPM J0207+3331),正在慢悠悠“吃”自己行星系统的残骸,而且这事儿已经干了30亿年。这一幕,说不定就是50亿年后太阳系的样子。 先简单说下啥是白矮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一辈子大概100亿年。等它核心的“燃料”(氢)烧完,外层会膨胀成超大的红巨星,最后中心剩下的高密度天体就是白矮星。它体积可能和地球差不多,但质量能有太阳的一半,密度特别大,如果挖一勺白矮星物质,重量能赶上一辆汽车。 以前大家都觉得,白矮星形成后,就该安安静静待着,周围的行星轨道也该稳了,可这颗白矮星,偏不按常理来。 科学家用特殊仪器分析这颗白矮星的“表面”,居然测出了13种重元素,比如铁、镁、硅这些组成岩石行星的东西。 再细算发现,被它“吃”的是一块直径超200公里的行星碎片,原来这是一颗岩石行星的残骸。 而且这颗行星的金属核心占比高达55%,比地球的金属核心占比(约32.5%)还高,可能是颗密度更大的“超级地球”碎块。 为啥30亿年后它还在“吃”行星?以前的说法都解释不了。研究团队猜,可能是行星轨道慢慢“跑偏”了。比如系统里其他行星的引力互相拉扯,或者恒星死亡时,抛出去的物质打乱了轨道,甚至远处星系的微弱引力干扰,让原本好好的行星轨道一点点偏移,最后掉向白矮星。 这种“过了好久才吞噬”的情况,把“白矮星形成后行星系统就稳定”的老想法给推翻了。 这事儿对咱们太阳系太重要了。太阳现在约46亿岁,还处于稳定期,可再过50亿年,它也会变成白矮星。到时候,地球、火星这些内层行星,大概率会被膨胀的红巨星“吞噬”。 但木星、土星这些外层行星,会不会像这颗白矮星周围的行星一样,因为轨道慢慢跑偏,最后被变成白矮星的太阳“吃掉”? 现在还说不准,但这个发现给我们提了个醒:太阳系的未来,可能比想象中更“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