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父母的爱,已经拿不出手了吗? 昨天收到一个老家来的快递,刚开始我还有点懵,以为快递员派错了。核对姓名电话号码无误后,拆开才发现是从老家寄来的菱角菜,鸡蛋和红薯。 然后我才想起来,是上周和我妈打电话,给她说过这件事。我自己都忘了,没想到她还是在老家做好还寄过来了。 份量还挺多的,起码有六斤,所以我拿着给隔壁邻居也送了一点。邻居一边接一边说:“这么重快递费很贵吧?我妈也经常打电话问我要不要,喊我回去拿,或者寄给我。其实城里都买得到,就她以为是宝贝。” 我当时愣了一下,没说话,递给她就回来了,瞬间就想哭了。 回去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我妈,她第一句就问我东西有没有收到,还有什么想吃的。还说马上要腌雪里蕻了,喜欢吃就多腌一点。 我当时声音都变了,泪水就在眼里打转转。还忍着微笑说:“喜欢吃啊,今年你多腌一点,城里的都没有你的味道好。” 在有些人眼里,农村老家的东西不值钱,拿不出手,城市里都买得到,还便宜。可是对于父母来说,这是沉甸甸的爱,也是她们所谓的‘自赎’。 和很多农村父母一样,我妈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她总觉得天生亏欠我。小时候,她觉得不能给我辅导作业,感到很内疚;长大后,她又经常觉得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富有,给我的物质帮助太少。 所以她总是力所能及,要把所有最好的东西给我。家里养了鸡,她每个月攒够了鸡蛋喊我回家拿;舍不得杀的鸡,我们回去就杀一只带一只。 清明前后,老家蒿子粑和蕨菜都是时鲜,她经常在田埂地头挖摘蒿子,在山沟沟里采刚冒头鲜嫩的蕨菜,回来开水焯一下,晒干。 每一份东西,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原生态。 所以我经常回家‘心安理得’地吃拿卡要,并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喜欢这味道,喜欢回去看看慢慢变老的爸妈。 02 我们小区有很多进城带孙子孙女的奶奶,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和难念的经。 其中一个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前几年刚给大儿子带完孩子,现在来给小儿子带孩子,从55岁到现在65岁,十年时间都在没日没夜带娃。 我问她累不累。 她说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来给一大家子准备早饭,之后送孙女上学后,顺带买菜回来,中午自己随便糊弄吃点,下午放学把孙女接回来就要抓紧做饭,晚上要等所有人睡了,还要洗衣服打扫卫生。 在城里,没有朋友,没有熟悉的环境,一个人也不想出去逛逛。但她还经常叹息自己帮不了儿子儿媳,觉得他们上班辛苦,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担心自己老了没钱养老,会给孩子们添加负担。 可是,靠种地打工赚微薄收入的年代,他们能做到什么样的地步呢?把孩子送上大学,给孩子攒买房钱,彩礼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父母对子女的爱,纯粹简单得令人心疼。农村里他们视为宝贝的东西,只是爱的另一个物化表达,他们想和子女说说话,想子女经常回来转转,让子女觉得自己仍被需要。 父母的爱,不用比较,也无法衡量,永远都是最珍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