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1月2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断言:“中日打不起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

11月2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断言:“中日打不起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句暗示要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的话,把近两年好不容易缓和的中日关系又拽回了冰点。   要知道,这可是几十年来头一回有日本首相敢说这种话,明摆着是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红线。   之前两年,中日双方在贸易、民间交流上慢慢回暖,谁都没料到,一场言语风波会让双边关系急转直下。   中方没惯着这种挑衅,很快就拿出了反制措施。   先是提醒打算去日本的民众和留学生多留个心眼,接着干脆宣布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一步步的动作,都是在明确传递不满。   解放军11月17日到19日先在黄海中部的部分海域搞了实弹射击,没过多久,中国海事局就发了航行警告,从11月18日开始,黄海南部海域要连续8天进行实弹射击,划定的区域里不让任何船只驶入。   这两次实弹射击一前一后,覆盖了黄海中部和南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用实际行动给日本提个醒:别以为中国不敢亮剑!   不光是实际举措,舆论场上的反击也没落下。   央视旗下的“玉渊谭天”直接用了“脑袋被驴踢了”“满嘴喷粪”这种谁都能听懂的狠话怒怼高市早苗,这种用词在我国官媒里可是少见得很,足见愤怒程度。   《解放军报》11月16日也发了文,警告日本要是真敢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全国都可能变成战场。   日本早就把从北海道到冲绳的几十个机场、港口改成了军民两用,今年10月的综合演习里,自卫队一下子用了39个机场和港口搞战机起降、军事运输,这要是真介入台海,不就是把日本老百姓都绑上自毁的战车吗?   到了11月19日,央视新闻又接着扒高市早苗的老底,说她在涉台问题上劣迹不少,不光总喊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   今年4月还以国会议员的身份窜访台湾,鼓吹“日台强化安全合作”,想搞“准同盟关系”,说白了就是抱着“以台制华”的心思,背后其实是想扩军。   不少自媒体把这次黄海实弹射击和1894年的甲午海战联系起来。   大家都记得,当年日本联合舰队偷袭北洋水师,挑起战争,北洋水师没打过,退守威海卫,黄海的制海权就落到了日本手里,直接影响了后续战争的走向。   所以有人说,黄海是中日曾经闹过摩擦的地方,更是中国人心里的一块伤心地。   如今解放军在黄海接连搞实弹射击,不光是反击高市早苗的不当言论,更重要的是证明中国军队现在有能力在近海及周边海域开展高强度军事行动。   这些年中国海军舰队一次次突破“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以前美日靠着第一岛链封锁中国的想法,早就越来越不现实了。   再看两边的军事实力,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海军方面,解放军有400艘舰艇,其中还包括3艘航母,总排水量超过200万吨;   而日本海上自卫队只有154艘舰艇,总排水量才62万4000吨,算下来中国舰艇数量是日本的2.6倍,排水量更是达到3.2倍。   空军这边,中国有2000多架现役战机,光是歼-20这种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就有300多架,再加上歼-16、歼-10系列战机和各种预警机,组成了多层次的制空体系;   日本航空自卫队总共才300多架作战飞机,F-35A这种第五代战机也只有40多架。   至于导弹部队,两边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差距大到没法比。   但《联合早报》断言:中日打不起来:   “尽管中日双方历史与现实的矛盾极深,难以化解,高市早苗的言论又让中国官方和民间大为光火,但高市早苗毕竟只是嘴上说说,试探一下中国底线。”   “中国从舆论、双边人员及贸易往来以及钓鱼岛主权宣示等方面采取反击措施,就可让日本感受到沉重压力。”   “如果动起干戈,显然会冲击亚太和平,不符合中国高层优先发展国内经济的战略目标。”   以高市早苗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抱着“以台制华”的执念不放,背后其实是想借着这个由头扩军,这种小心思早就被看穿了。   中国的一系列反制,不管是暂停水产品进口、警示赴日人员,还是黄海实弹射击、官媒批判,都是在划清底线: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谁要是敢插手,就必须付出代价。   但划清底线不代表要主动挑起战争,中国历来珍惜和平,可也绝不惧怕挑衅。   历史上的黄海见证过屈辱,如今的黄海见证的是中国的底气。   军事力量的强大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守护和平、捍卫主权;反制措施的出台不是为了激化矛盾,而是为了让挑衅者认清现实。   实力差距摆在这里,战略目标明明白白,中日之间不会因为一句试探性的言论就走向冲突。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日本右翼会因为中方的反制收敛涉台挑衅吗? (信源:联合早报——于泽远:中日打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