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

美国两家智库突然发布了报告。   这回把“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摆上桌面,给台海一旦起风浪时当选项,这种思路会直接打穿全球金融的基本信任,代价绝不会只落在一边。   首先得想明白,中国不是那些体量有限的小国,海外资产规模早已不是小数目。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对外资产总额超过9万亿美元,这些资产分布在全球各个金融市场,涵盖债券、股票、直接投资等多个领域。   其中光是持有的美国国债就还有近万亿美元,更不用说在欧洲、东南亚等地的投资布局。这么庞大的资产体量,真要动手冻结,绝不是简单的“账户上锁”那么轻松。   全球金融市场就像一张紧密相连的蜘蛛网,中国的海外资产早已和各国的金融机构、企业甚至个人投资者深度绑定。比如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直接投资,涉及当地的工厂、就业和产业链,一旦被冻结,首先受影响的就是当地的经济民生。   德国大众和中国企业的合资工厂遍布全球,日本丰田的供应链里有大量中国资本参与,这些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冻结资产的动作一出来,这些企业的股价、生产计划都会受到冲击,进而传导到所在国的资本市场。   更关键的是,“冻结资产”这种行为会彻底摧毁国家间的金融信任。过去即便有地缘政治冲突,各国在处理海外资产时都会保持基本克制,因为大家都清楚,今天你能冻结我的资产,明天我就能冻结你的,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美国自己在海外的资产规模更是天文数字,根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24年美国对外资产总额超过30万亿美元,这些资产分散在全球各地。如果美国开了冻结中方资产的先例,其他国家会不会效仿?   一旦这种“以牙还牙”的逻辑蔓延开来,美国在欧洲、亚洲的大量投资随时可能面临被冻结的风险,这对美国本土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而且中国早就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角色,这些年一直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外汇储备配置。从2015年开始,中国就持续减持美国国债,同时增加黄金储备和非美元货币资产的比例。   截至2024年底,中国黄金储备已经达到2500多吨,位居全球前列,这些黄金大多储存在国内,不受外部局势影响。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经提升到6.5%,虽然和美元还有差距,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替代能力。   真要是出现资产被冻结的情况,中国完全有能力采取反制措施。比如限制稀土等关键战略资源的出口,要知道全球高科技产业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美国的芯片、新能源汽车产业都高度依赖中国稀土。   同时,中国还可以加强和其他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扩大本币结算范围,进一步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这些反制措施一旦落地,美国的相关产业和经济都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从历史经验来看,随意冻结他国资产的做法从来没有好下场。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冻结了伊朗的海外资产,结果引发了全球能源市场的剧烈波动,美国自己的石油价格也暴涨,经济陷入滞胀。   2014年美国冻结俄罗斯资产后,俄罗斯迅速推进去美元化,加大和中国、印度的本币结算,虽然短期内面临困难,但长期来看反而降低了对美元体系的依赖,美国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施压效果。   台海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美国智库提出这种极端选项,本质上是在玩火。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需要各国共同维护,而不是把它当成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   一旦“冻结中方海外资产”成为现实,全球资本会因为恐慌大规模流动,股市、债市、汇市都会出现剧烈震荡,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这种后果不是美国一家能承担的,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的。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也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那些试图通过金融手段施压中国的想法,不仅不切实际,还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   全球经济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把“冻结资产”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招数摆上台面,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的智库们或许该好好算算这笔账,是维护全球金融信任重要,还是逞一时之快重要。毕竟金融市场的信任一旦失去,再想重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