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传来消息! 2025年11月16日,美国政府道德办公室披露一份财务报告,从8月底到10月初,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超过175笔交易,购入了至少8200万美元的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财联社) 这份报告像颗炸弹在华盛顿炸开。要知道这段时间正值美联储利率决策的关键窗口期,总统的交易记录显示他几乎每天都在调整债券仓位。市政债券主要集中在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的基建项目,这两个州恰好在当月获得了联邦政府新批准的税收优惠。更耐人寻味的是,其中23笔交易涉及的公司债券,发行方正好是白宫新基建法案的潜在受益企业。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连夜调出那段时间的债市走势图。发现总统开始大举买入的第三天,美联储突然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债券市场应声上涨2.3%。这笔精准操作带来的账面收益,可能超过普通美国人两百年的工资收入。还记得2017年那个轰动一时的案例吗?某国会议员因在疫苗法案表决前买入医药公司股票被调查,而现在摆在公众面前的是总统本人超过八十次的条件反射式交易。 道德办公室的档案柜里还躺着三年前特朗普提交的资产托管方案,当时承诺将资产交由独立机构管理。现实却是这些债券交易均通过其私人账户完成。白宫新闻秘书今天的回应更让人瞠目结舌——“总统有权参与金融市场活动”。这话听着耳熟吗?像不像那些因内幕交易被起诉的华尔街银行家的辩护词? 翻看美国政治史,从1978年《政府道德法》到2012年《停止利用国会消息交易法案》,立法者试图在公众视线里编织权力与资本的隔离网。但看看现在,当总统的证券账户与州政府发债计划产生微妙共振,当企业债券的买入时点与政策发布形成完美契合,所谓防火墙早已千疮百孔。 就在上周,参议院还在激烈辩论《2025年公共官员投资透明度法案》,提案要求官员持有资产全部转为盲信托。反对最激烈的几位议员,他们的竞选资金恰好来自大型债券交易商。这种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某些人捍卫的究竟是公共利益,还是自己的交易特权。 普通投资者根据公开信息做决策,而掌权者却在塑造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悄悄下注。这就像扑克牌局有人既能看对手底牌又能修改规则,这样的游戏还有什么公平可言?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债券交易多数通过层层嵌套的壳公司完成,真正流向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查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特朗普乱政 特朗普经济霸权 特朗普法案 加州起诉特朗普 特朗普出售股票 特朗普欠薪 特朗普百日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