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演员牛莉说:“当年,在拍《闯关东》时,大家在剧组给我起了个外号叫‘牛二’,平时见

演员牛莉说:“当年,在拍《闯关东》时,大家在剧组给我起了个外号叫‘牛二’,平时见面了打招呼时,他们都不喊我名字,就牛二牛二的叫。这是因为我在里面有一场戏,饰演我婆婆的萨日娜老师的台词是,这老大媳妇吧,知书达理的,就是有点二,然后我饰演的那文从门外探出头来说到,娘,什么是二?自打这以后,他们就都开始叫我牛二,黄小蕾她还叫我‘二姐’,我说你看人家叫‘牛二’,你叫‘二姐’,我演的可是朱家的大儿媳妇,你嫂子。” 这个外号一叫开,就在剧组扎了根。牛莉自己倒挺乐呵,她觉得“牛二”这称呼透着股亲热劲儿,就像家里人喊小名一样。她性子直,有啥说啥,不会绕弯子,这种“二”在她看来,不是傻气,是种难得的敞亮和可爱。 那文这个角色,真像是为牛莉量身打造的。她本是清朝格格,家道中落,流落到元宝镇,嫁给了朱传文。这种从云端跌入凡尘的巨大转变,牛莉演得入木三分。她既保留了格格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贵气与骄傲,又得学着做个普通的农家媳妇。这种矛盾与挣扎,恰恰成了角色最闪光的地方。 记得那场戏吗?那文不会干农活,笨手笨脚的样子让人又好气又好笑。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聪明”的媳妇,在牌桌上却显露出惊人的智慧,把一众老爷们耍得团团转,为朱家挣足了面子。这种“大智若愚”的劲儿,被牛莉拿捏得恰到好处。她不是真“二”,她的“二”是善良底色下的率真,是历经变故后的豁达。 牛莉曾坦言,接演这个角色,多亏了李幼斌的鼓励。当时她膝盖有旧伤,担心东北的严寒,是李幼斌一个电话,说这戏特别棒,她才下定决心。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无比正确。《闯关东》成了经典,那文也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更难得的是,这个角色并非完全虚构,编剧高满堂创作时,借鉴了一位朋友奶奶的真实经历。这让那文的故事更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与真实感。牛莉的演绎,让这位传奇格格从历史中走了出来,变得有血有肉,可亲可爱。 “二”这个字,在牛莉和那文这里,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它代表着一种不矫饰、不做作的生活态度,一种面对逆境依然乐观坚韧的生命力。戏里戏外,“牛二”这个称呼,都成了直爽、可爱与亲近的代名词。这么多年过去了,一提及《闯关东》,人们依然会想起那个有点“二”、却无比鲜活的那文格格,记得她为那个动荡年代带来的温暖与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