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少专家在全国晃悠,各种培训班、论坛和活动中都有他们蹿动的身影。如何区别真假好坏?做过局长、校长的柳袁照先生,有下边三点区分术,值得参考。 柳先生说,一看问题意识的敏锐度。真专家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现实问题的高度敏感,他们的报告往往能够直面教育痛点、回应教师关切。而过时专家则沉溺于自己构建的理论框架中,无论面对什么听众、什么主题,都能“以不变应万变”地宣讲同一套内容。二看内容更新的频率。教育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真专家的讲座内容必然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他们可能会保留核心教育理念,但案例一定是鲜活的,数据一定是最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一定是与时俱进的。而过时专家的课件可以“经久不衰”,甚至多年前的玩笑话、老案例都原封不动。三看与听众的对话能力。真专家注重与听众的互动交流,能够根据现场反馈及时调整内容,他们的讲座是“活”的,是生成性的。而过时专家则完全按照预设流程进行,缺乏与现场的真实连接,他们的演讲是“死”的,是机械重复的。 柳先生归纳得好,怎么样?老师们、校长们,数数一年接受过的培训和参加过的活动,有多少是不靠谱的假专家?斥责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