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劳工统计局明确说,10 月份的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简单说就是衡量物价涨

美国劳工统计局明确说,10 月份的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简单说就是衡量物价涨没涨的关键数据)报告不会发布了,而 11 月的 CPI 报告要推迟到 12 月 18 日才公布。​ 为啥 10 月的 CPI 报告发不出来?核心原因是美国联邦政府之前的 “停摆”。从 10 月 1 日开始,因为两党在医保支出等问题上谈不拢,政府没钱运转,导致劳工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大多被迫休假,10 月份压根没开展正常的数据收集工作。​ CPI 数据不是凭空来的,得靠调查员实地查物价、打电话做家庭调查,可停摆期间这些工作全停了。就像前劳工统计局局长说的,“不可能 11 月中旬再去查 10 月的商品价格”,错过的调查没法补,数据自然没法准确统计,最后只能干脆不发,这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这事儿影响可不小。首先,不管是企业做生意、投资者做决策,还是普通家庭规划开支,都靠 CPI 数据判断物价走势和经济状况。现在 10 月的数据直接 “断供”,大家只能靠私营机构的替代数据猜,可这些数据口径不一样,不准不说,还没法替代官方的综合数据。​ 更关键的是,美联储制定利率政策(比如要不要降息、加息)全靠 CPI、就业数据这些关键指标。美联储 12 月中旬要开货币政策会议,到时候 10 月 CPI 数据没有,11 月的数据还没发布(要到 12 月 18 日才出),等于美联储要在 “信息不全” 的情况下做决策,难度大大增加。​ 之前 9 月的 CPI 报告就因为停摆推迟发布,当时数据显示通胀同比涨 3%,比预期低,已经让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变高了。现在 10 月数据直接缺失,后续 11 月数据又推迟,市场的不确定性会更大,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波动。​ 至于 11 月 CPI 报告为啥要等到 12 月 18 日,主要是政府停摆后,劳工统计局要先处理积压的工作,数据收集、整理、核对都需要时间,只能往后顺延发布日期。​ 这事儿根源还是美国两党的政治分歧导致政府停摆,最后让经济数据 “买单”。没有准确的官方数据,不管是市场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得 “摸黑前行”,后续 12 月的美联储政策会议和金融市场走势,可能会因为这波数据缺失变得更难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