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服过谁?1929年,他曾在信中写道:“恽代英比我们强。” 毛主席一生识人无数,极少对人有过极高评价,但对恽代英却格外青睐。 1929年,他在给中央的“二月来信”里说得很直白: “中央若因别项需要朱毛二人改换工作,望即派遣得力人来。我们的意见,刘伯承同志可以任军事,恽代英同志可以任党及政治,两人如能派来,那是胜过我们的。” 能让毛主席如此看重的恽代英,1895年出生在湖北武昌,祖籍江苏武进,和瞿秋白、张太雷并称常州“三杰”,更是中共创建时期的核心领导人之一。 真正让恽代英的才华充分施展的,是和周总理的并肩作战。 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黄埔军校里的斗争极为激烈,陈独秀的妥协让中共在军校的力量被削弱。 当时周总理已经调离军校,负责军校政治部工作的熊雄找周总理想办法,周总理一口就推荐了恽代英。 没多久,恽代英就到黄埔军校当政治主任教官,还兼任中共党团书记。 他到任后,跟国民党右派硬刚,借着政治课给学员讲清楚革命立场,把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讲进学员心里。 他还把周总理创建的政治工作制度当宝贝,编了《国民革命》《政治学概念》好几本教材,写的《军队中政治工作的方法》更是把“军队为人民所用”的想法说得更透彻。 后来毛主席都说:1927年以后的红军和八路军,都是照着这个制度发展来的。 1927年七月下旬,南昌起义的前敌委员会成立,周总理当书记,恽代英是委员。 张国焘跳出来反对起义,恽代英一点没客气,跟张国焘激烈争吵,甚至放话:“要是再动摇人心就开除你!”硬是帮周总理稳住了局面。 到了1929年初,恽代英调任中央宣传部秘书长,还管着《红旗》杂志。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编的《每日宣传要点》,每天一期,五百到一千字,专供高级干部看。 1930年三月,周总理去莫斯科开会,恽代英因为反对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被调到沪东区当行动委员会书记,负责组织上海工人大罢工。 五月六号下午,他打扮成工人模样,带着传单在纱厂门口等同志接头,没成想遇上敌人搜查。 敌人看他穿短衣却戴眼镜、带水笔手表,再搜到旁边的传单,直接把他当共产党嫌疑犯抓了。 他一口咬定自己叫王作林,是临时工,敌人打了他一顿也没问出什么,加上他被打得脸肿变形,没戴眼镜,居然没被认出来,最后判了五年刑关在监狱里。 周总理八月从莫斯科回来,听说恽代英被捕还没人好好营救,气得狠狠批评了李立三,马上组织人想办法。 陈赓通过法院的地下关系,都谈妥了提前释放的事,周总理也让人通知恽代英的妻子可以去探监,让恽代英等着出狱。 可没等多久,陈赓火急火燎跑来说:“顾顺章叛变把恽代英供出去了!”周总理当场就变了脸色,一边安排中央机关转移,一边让陈赓赶紧想办法救人。 1931年四月二十八号,国民党军法司司长王震南带着军警闯进牢房,拿出恽代英在黄埔军校的照片,点明是顾顺章供的。 恽代英骂了句:“无耻的叛徒!”接着挺着腰说:“我就是恽代英。”蒋介石还想劝降,说只要他回国民党就不会亏待他,被他严词拒绝。 蒋介石恼羞成怒下了处决令,恽代英在牢房墙上写下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第二天中午,他唱着《国际歌》走出牢房,敌人让他下跪,他说:“共产党人是从来不下跪的!” 他对着军警痛骂蒋介石走袁世凯的老路,最后中枪时还在喊:“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 陈赓把消息告诉周总理,两个人对着坐了半天,都默默流了泪。 恽代英的36年人生,藏着共产党人最该有的样子。 他的信仰,是敌人严刑拷打时不松口,是高官厚禄面前不动心,是刑场之上不弯腰。 那首狱诗、那句口号,是从骨头里透出来的忠诚。 他办《中国青年》唤醒青年,在黄埔军校建政治工作制度,编宣传要点传递方向,每一件都踩在革命最需要的地方。 毛主席的推荐、周总理的营救,不是单纯的战友情,是领袖对真正人才的认可,是看到他身上能扛住革命重担的力量。 那个年代不缺烈士,但像恽代英这样拿笔能唤醒千人、扛枪能冲锋陷阵的,格外难得。 他让我们明白,革命从来不是一两个人的冲锋,是无数人把信仰化成具体的事,写文章、教学生、搞组织、守气节,一步步拼出来的。 信仰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是刀架脖子上也不低头的底气,恽代英用36年人生,把这底气刻进了历史里。 【评论区聊聊】你有什么话想对这样一位拿笔能唤醒青年、扛枪能冲锋陷阵的先驱说的吗? (信源:被周恩来称誉为中国革命青年楷模的恽代英——河北共产党员 毛泽东文集 全八卷合集 第四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