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榆林乙烯装置运行指标持续攀升,乙烯收率从2021年的76.2%提至78.01%的最优水平,装置平稳率达100%,自控投用率超99.6%。这一成绩背后,是兰州石化与昆仑数智上千名员工的攻坚,双方投用58个专业系统,构建全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让毛乌素沙漠腹地崛起炼化行业首个全要素智能化工厂,为国内同行提供典范,该项目还被列为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先进智能化工厂创建是核心内容之一。
项目建设之初便同步规划智能化,中国石油集团推进智能化发展后,项目投资额从8000多万元增至近2亿元,系统从45个扩至58个。304台关键设备加装状态监测系统,1096个加速度传感器、120个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如今2亿多数据入“湖”,每分钟处理3万多条数据,操作人员可实时掌握装置动态,裂解炉一键智能升温仅需半小时,较老装置效率大幅提升。
建设过程中,操作人员因缺乏大数据经验面临适应难题。兰州石化一方面完善系统功能,搭建一体化运营平台,实现数据标准化与精准调控。另一方面开展近300场技术交流、87批次集中培训,覆盖1200余人次,提升员工大数据思维。如今员工对数据重视度显著提高,规划与信息化高级工程师翟德宏提及“数据异常时半夜电话不断”,印证了员工对智能化系统的深度认可。
智能化工厂运行一年成效显著,生产端每年节能1.25万吨标煤,化验室节省近180人工作量。设备端大机组故障识别率超95%,智能仪表巡检定位效率提升至分钟级。安全端作业票办理效率提高30%,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未来兰州石化将持续钻研新功能,加快数智化转型与人才培养,为中国石油炼化企业智能化发展贡献更多方案。